2023年04月27日
第02版:02

引流量多一分真诚 少一些套路

王汝汀

抖音官方账号近日发布最新规则:创作者发布剧情虚构内容时,需在显著位置标注“作品系演绎”。未注明“演绎”标识,又刻意利用虚假摆拍获取流量、误导公众的账号,将给予无限期封禁等处罚。

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剧情类的视频究竟是纪实还是表演?有时候观众无从判断。一些虚构剧情被恶意剪辑并传播后,一度让公众信以为真,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影响;还有的博主为了赚取流量捏造事实,以此消费公众的善意和爱心。从本质上来讲,靠短视频赚流量的博主也属于商家,而化身流量的粉丝则是消费者,抖音官方的这条新规,无疑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也是对规范引导社会舆论的主动履责。

短视频平台流传过这样一则视频:婚礼接亲现场,新郎由于不愿意喝新娘的洗脚水,被新娘姐姐当众泼水。该视频流传后一度引发“公愤”,许多网友抨击新娘姐姐的行为,甚至要人肉视频里泼水的女子。后经证实,该视频是一个系列演绎视频的其中一段。类似的尴尬还有很多,在个别平台对原视频断章取义的转载之下,公众误以为某地发生了不良社会现象,有的视频甚至引起公众慌乱,从而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如果公众最初就知道视频情节是演绎出来的,自然不会“惊呆眼球”“大动肝火”,视频下方看似简单的一行提示,实则发挥着维护网络和社会秩序的关键作用。

短视频平台的纪实跟拍,其实就是小型的“真人秀”。即便是真实的跟拍,被拍摄者面对镜头,也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真实和自然,更何况那些带有剧本要求和引导倾向的拍摄呢?例如,如今很多博主“靠娃赚钱”,通过拍摄孩子的趣味日常来博得关注,但长时间关注的粉丝慢慢发现,有些所谓的“搞笑日常”,其实就是“段子演绎”,博主刻意包装的行为不仅是对粉丝的欺骗,也不利于孩子自然、健康成长。

还有的博主干脆直接编故事、骗流量,通过凄惨的视频内容误导公众,进而收获同情心和资助。严格来讲,此类视频连剧情演绎都不算,而纯粹是一场别有用心的策划,对相关账号进行处罚的同时,也应揪出背后的“策划者”,让其受到法律的制裁。

2023-04-27 王汝汀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9274.html 1 引流量多一分真诚 少一些套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