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沧州港务集团(沧州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宝辉说,2023年黄骅港将坚持以提升港口辐射力增强开放竞争力,聚焦打造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加快推进集装箱、液化天然气等总投资260亿元的12个码头开工建设,全年港口完成吞吐量3.25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以上。
深化改革产城融合
构建向海图强新格局
河北拥有487公里海岸线,环渤海港口群发展前景广阔。为把沿海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河北省沿海地市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构建向海图强新格局,为沿海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期发布的《河北省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未来五年,河北将着力打造“两群、五地、一融合”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两群”: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群和现代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到2027年港口集装箱内外贸航线达到80条以上,内陆港达到80家以上。
“五地”:打造世界一流精品钢铁基地,到2027年基本建成世界领先的精品钢铁基地和具有全球话语权的万亿级钢铁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先进绿色石化基地,到2027年沿海地区石化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形成一批全国一流企业及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到2027年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5100亿元;打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和国际滨海旅游休闲康养胜地。
“一融合”: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推动钢铁、石化、木材、重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沿海临港布局。到2027年基本建成陆海联动、产城融合的临港产业强省。
记者走访发现,秦皇岛市正加快沿海经济崛起带建设,坚持“以城定港、港产城融合”,优化港口功能和结构,创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推动港口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同时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打造世界级文化古城、世界级度假海岸。
唐山市努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化港口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设,集聚发展现代临港产业,把沿海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区曹妃甸片区)党工委委员、自贸办副主任徐建强说,作为河北自贸试验区中唯一的沿海片区,曹妃甸片区自2019年8月31日成立以来,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积极承接省、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推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同事同标”政务服务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主体迸发新活力。3年多来,该片区新增市场主体8271家。
沧州市以深入分析“目前有什么、到底缺什么、问题是什么、应该怎么办”破题引路,突出“以港带产、以产兴城、港产城融合”,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全力打造河北省沿海经济重要增长极。
着眼破除多年来制约渤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沧州市着力打好“改革牌”,历史性地完成了渤海新区黄骅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实现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管理、资源配置和干部人才队伍统一管理,推动区域资源高效统筹、融合共通,为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激活了内生动力。
新华社石家庄4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