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晓卉 通讯员韩朝辉 孙惠欣)“一边是早14号蜜桃,一边是晚14号蜜桃,咱们错峰熟果,拉长蜜桃的售卖期,让蜜桃长时间有,长时间鲜……”日前,在任丘市长丰镇锁井吴街村西的桃园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吴士京,正给蜜桃种植户们分析讲解近年来蜜桃的市场走向和发展前景。
吴士京是众人眼中的“能耐人”,他把蜜桃种植作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到北京学习种桃技术、引进蜜桃树苗,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里60余户农民发展蜜桃种植,为农户提供苗木引进、栽培管理、市场销售一条龙服务。目前,锁井吴街村共种植蜜桃500余亩,年销售蜜桃750余吨,实现产值350余万元。
以培养本地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发展本地产业的有力抓手,从而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达到惠农富农的目的。本着这一初衷,长丰镇党委充分发挥“党建+人才”作用,着力打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队伍建设分“本地找”和“请进来”两步。一方面,长丰镇党委立足于本地特色产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种植、养殖建立人才信息库。另一方面,为切实鼓励和支持在外人才回乡创业和领办经济实体,聚集创业要素、降低创业成本,长丰镇着重在注册登记、行政审批、场地租赁上进行优化。优化登记方式,简化创业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和程序,为人才创业提供便捷服务,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
人才有了,如何培育?长丰镇党委把培训指导和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根据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实用型人才需求。培训内容上,重点培训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养殖技术等涉农知识。培训形式上,采取现场授课、分派技术员现场指导等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培育一人、带动一批、富裕一方”的良性循环。
如今,长丰镇已逐渐形成了以黄庄桃园、柳村袁庄梨园、北张村养殖等特色产业,多名本地“新农人”利用自己的技术在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志勇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志勇,在北张村投资建起一个自动化喂食、自动保温、自动除粪的全自动立体化养殖鸡棚,解决了村内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他无偿为周边村庄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500余次,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100多农户走上了肉鸡养殖的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