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进一步健全完善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机制,优化设置科技专项,全力支持开展关键技术研发。针对每个产业集群,我市遴选出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品牌营销及技术服务于一体,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在融资、用地、人才、对外合作、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支持龙头企业以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服务优势、管理优势积极实施并购重组,发展壮大为“链主”企业,成为产业的“领跑者”。
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持续加大科研资金投入。扎实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共拥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82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5家,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走进沧州惠邦机电公司的车间内,一个个智能机械手正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进行焊接,装卸工人们忙碌地转运货物,一辆辆满载的货车有序驶出。惠邦机电是南皮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最早只是生产电视机、照相机、汽车、摩托车的零部件。随着市场形势变化,公司不断加大企业科研攻关力度,加速企业转型步伐,成功攻克了焊接技术不达标等难题,自主研发智能焊接工装平台,产品涵盖了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
通过转型升级,不仅让企业尝到了“甜头”,也让县域传统产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人才、技术和创新平台,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我市持续开展产业集群创新激活行动,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开展智能制造人才进集群、入园区活动,支持建设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为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面向管道装备、先进再制造、铸造等重点产业集群,推进本地企业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全市每年在集群中选取3至5个重点产业链核心缺失环节,实行“揭榜挂帅”立项。此外,聚焦成果转化,建设一批市场化创新平台,对获得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立项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相应支持。
着眼提升县域特色产业集聚水平,深入实施入园升规技改三年行动。立足优化开发区营商环境,对本地入园进区的企业,享受所进入园区全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同时,聚焦任丘石化、泊头铸造、献县扣件铸造、盐山管道、孟村弯头管件、南皮五金机电等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开展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沧州市新增入园企业1240家、规上企业400家,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6%;962个工业项目列入省重点工业和技改投资项目清单,数量全省第一。
聚焦智能制造,大力开展产业集群数字提档,全面推进县域产业数字化升级。加快特色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支持企业引进先进工艺、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鼓励在河间再制造、泊头环保设备、东光包装机械、南皮五金机电和盐山、孟村、青县管道行业等打造智能化改造标杆。围绕服装服饰、体育器材、文化旅游等重点集群,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融合和创新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
记者手记
县域经济的成色,直接决定了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县域之间的竞争本质是特色之争。任丘石化、泊头铸造、献县扣件铸造、盐山管道、孟村弯头管件、南皮五金机电……这些产业集群具备一定规模体量且特色鲜明,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狮城大地,为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贡献着不竭动力。
在经济大循环体系里,县域经济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中国经济活力与韧性的基石。县域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唯有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抓项目、强产业、出特色,始终朝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切实发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沧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