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颖颖
开栏话: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发见贤思齐的正能量,焕发劳动奋进的精气神,今日起,本报与沧州市总工会联合推出“劳模工匠风采录”专栏,报道我市各行各业劳模工匠的典型事迹,充分展示全市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力军风采。
一腔热血,融进千米厚土;一缕微光,射穿岩层深处。从业26年来,高文庆如同探向地层的“金刚钻”,让探宝的“银针”不断挺进,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第一次看见野外钻探机台,看见工人们从地下取出的矿石,感觉太神奇了!”现任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地质钻探研究所大钻机机长的高文庆,出生在一个地质钻探工人家庭。10岁那年,他第一次跟着母亲来到父亲工作的野外作业现场,便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像父亲一样,当一名钻探工人的种子由此在心里生根发芽。
1994年,高文庆初中毕业,以他当时的成绩,完全可以考入高中,奔向大学殿堂。然而,他却作出了一个决定他一生命运的选择:报考省地矿局地质技工学校的钻探专业。1997年毕业后,高文庆被分配到水文四队工作,开始了他自小热爱的地质钻探工作。
始于热爱,成于专注。“上班后,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总想着自己要努力干,做出点成绩。”高文庆说,行行出状元,自己的梦想就是做钻工这行的“状元”。大地有着探索不完的秘密,工作中,高文庆渐渐发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于是,他白天跟着老师傅们学经验、学操作,业余时间便自学新知识、新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几个好学的工友自发组成学习小组。新老工友们在一起学习,时常“切磋”。技能比拼让更多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了实际工作中的“拿手活儿”。而最努力的高文庆,也从刚入行的“新兵蛋子”,成了工友们争相请教的“老师傅”。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