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2001年夏,省地矿局下达通知,野外地质单位的年轻职工可以报考河北地质职工大学,带薪深造。这在大多数人看来,是转换工人岗位、脱离野外艰苦环境的一次绝佳机会。这次考试正好赶上钻探生产任务较重的时期,高文庆毅然谢绝了领导的关心和劝说,放弃了深造机会。他说:“我是一名钻工子弟,知道当钻工很累,可是地质钻探工作总要有人做。”
正是这种对钻探工作的热爱,让高文庆从钻探工人做到机台班组长再到机长,成绩赫然,工友们都叫他“超能钻工”“牛机长”。2011年春,华北地区雨雪稀少,旱情严重。作为抗旱主力军的高文庆机台,第一时间战斗在抗旱第一线。那段时间,高文庆就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晚上,吃饭从来没有过正点。他领导的机台所施工水井,因其施工速度快、水量大、水质好,被监理员和当地村民称为“井王”,高文庆更被称作“王中王”。
力求精益求精。“钻探工作不仅为我打开了探索大地秘密的大门,也让我有了钻研知识技术的方向。”多年来,高文庆甘当永不停歇的“钻头”,在不断与大地的“对话”中,练就听声识物技能(根据钻机发出的声响,迅速辨别地下钻探情况),通过解译“大地密码”,迅速制定最佳钻探方案;针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组焊大牙非自洁式钻头,大大提高了钻进速度和成井质量,使得单井工期可提前十几天;针对华北平原地区地层特点,优化钻具组合方式和钻进参数的调配,完善了单管取芯工艺,在几项分层标组工程和第三、四系断裂带勘探项目中,岩芯采取率黏性土达95%以上、砂性土达80%,远远超过规范标准;坚持自主创新,针对RT-30钻机柴油动力耗费巨大问题,他组建团队自主攻关电力改造方案,实现钻机日进尺费用从三四万元减至五六千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路走来,高文庆获得过市级“金牌工人”称号,省级“能工巧匠”“劳动模范”“突出贡献技师”“钻探技术能手”“大工匠”称号以及“国土资源系统北方四省应急抗旱找水打井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当别人称赞他时,他总是说,“荣誉是褒奖,也为继续前行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只要有任务,我们随时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