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梓欣 通讯员高亚芳)日前,献县76岁的李某和4个子女因赡养老人产生纠纷问题,在献县家事联合调解委员会调解下,一家人的“心结”被解开。献县家事联合调解委员会自去年9月成立,调解员们帮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近百件。
据介绍,该委员会由献县法院、妇联、司法局联合成立,不仅配有联络员和法官联系人,还在热心村民中选出调解经验比较丰富的代表作为调解员,构建了专业化的家事调解团队,并在献县5个基层法庭建立了工作站。目前,纠纷案件的受理方式主要有当事人申请、排查发现和部门推送三种。当事人申请以及通过走访排查发现纠纷,首先由乡镇调解室调解,乡镇调解不成的上交工作站,再由工作站进行化解;部门推送的纠纷,主要依托法院立案系统,在接收家事案件诉讼材料后,由调解中心调解案件,并推送到基层法庭,再依托基层法庭设立的工作站平台进行诉前调解;工作站受理纠纷案件后,由法院、司法、妇联等部门联合调解。
“多个部门对接、联动,能客观、全面地掌握来访人信息,科学整合专业资源,准确把握调解节点,促进家事调解。”献县家事联合调解委员会调解员钱英说,从化解家庭纠纷,到解决赡养问题,献县家事联合调解委员会解决的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