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3年05月05日
第06版:06

最美的时光遇见你

田秀娟

窗台上,一株水培红薯,沐浴在阳光下。心形的叶子五彩斑斓着,暗红的、嫩绿的、镶嵌着粉紫色花边的、还有紫色和绿色相间的,像一颗颗心,纤尘不染。这时,手机收到一则短信,我曾经采访的一位老党员去世了。

70多年前,我国290万人次入朝作战。他是其中之一,且是一名年轻的老兵——重机枪手。此前,他参加过清风店、解放石家庄等多场战役。因表现突出,1948年,火线入党。

彼时,重机枪,是部队里的“稀罕物”。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苦练一身本领,才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出色的重机枪手。

炮火隆隆,硝烟弥漫,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饿了,吃口炒面;渴了,抓一把雪;困了,在防空洞里眯一会儿。天上打,地下爬,雪地滚,林里钻……战事凶险,环境恶劣,生死难卜。

战场上,他胆大心细、头脑灵活,立下不少战功。

一次战斗中,侦察机走后不久,轰炸机扔下炸弹。一颗炸弹在他身边炸响,旁边的小战友头一歪,便没了动静。他大声呼唤着小战友的名字,突然感觉头顶一热,之后便昏迷不醒。

小战友当场牺牲。他是山东人,家里有老娘、老父亲,还有老奶奶,他是老奶奶的心头肉。当兵离家时,老奶奶抱着他号啕大哭。害怕自己年岁大了,等不到孙子回来,还担心子弹不长眼。

他们两人在一个班,小战友管他叫哥。战事不紧的空隙,两人在战壕中,你一口雪,我一口雪,哈着气,聊天。小战友趴在他耳边说:“哥,等打完仗,我回家说个俊媳妇,生上一窝小崽子。我领着媳妇,抱着小崽子去看你。咱们过过太平日子……”

他很幸运,与死神擦肩而过,只是头部受伤。躺在医院养伤的时候,他常常想起他的小战友。想他们一起冲锋,一起背靠背休息,一起拉家常,一起畅想未来。想着想着,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

战争结束,他转业回乡,种地谋生。他从没在外人面前提起过战场上的事,只是夜深人静之时,他的耳边还会响起隆隆的炮声和震天的嘶喊声。

亲戚张罗着给他提亲,是邻乡女子。他身材挺拔、玉树临风;她亭亭玉立,开朗健谈。见面时,他突然有了表达的欲望,竟然谈起了战场杀敌的事。她听得入了神,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她也谈起了给八路军站岗放哨的事。他走上前去激动地握着她的手,喊了一声“同志”。她脸一红,“扑哧”一声笑了。他不好意思地笑着缩回了手。只见了一次面,他们就定下了亲事。

其实,她入党时间比他还早5年。1943年,年仅17岁的她,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出生在一个堡垒户家庭,是家中第三代党员,担任村妇联主任,是乡里推举的县代表。抗日干部在家里开会时,她负责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农闲的时候,她组织村里妇女做军鞋、缝军袜、做军被,支援前线。

为了保守秘密,不泄露共产党的消息,她入党的事一直保密。“那会儿人都是脑袋掖在裤腰上过日子,不敢讲,说了害怕有人告密。”她们家还藏过受伤的八路军。她说,八路军是个兵娃子,比她大不了多少。腿上挂了花,在她家里养伤。兵娃子管她的奶奶叫奶奶,管她的父亲叫叔,管她的母亲叫婶,管她叫妹子。兵娃子伤好一点了,能拄着拐走路了,就帮着家里干活。晚上,家里被子不够用,兵娃子就和奶奶通脚睡。兵娃子归队前,给家里劈了一垛柴。说只要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就一定来看望全家。

一个秋日,他们结了婚。“婚宴”吃的是小米和红薯干两掺饭,白菜炖粉条,没有肉。婚后,他们相濡以沫,养育了六个孩子。

在村人眼中,他们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对夫妻。男的种地种菜,还管着村里的大事小情,偶尔收拾一下自家调皮捣蛋的孩子。女的做饭带娃,伺候老人,有时调解下邻里纠纷,还帮衬着村里的孤寡老人。挨过饿,受过穷,吃过苦,粜过粮食,卖过菜,用鸡蛋给孩子换过学费……

一晃,他95岁,她96岁了。他们结婚快70年了。

去年一个秋日,天气晴好,我去采访这对老党员夫妻。三间红砖房,有些年头了。单扇的木门,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但上面的四格玻璃擦得锃光瓦亮。窗户是木格窗,窗台上放着几个大北瓜,有炮弹形的,还有椭圆形的。

外屋是一个水泥的大锅台,台面上镶了小块的白瓷砖。时间长了,有的已经裂缝,但没有一丝油渍。大铝锅盖也是一尘不染。锅台旁边放着一个白色的老式电饭锅,锅里放着一把长柄勺子,在勺子与锅盖之间的缝隙里,我看到了锅底的玉米粥。

两位老人在炕上坐着。她慈眉善目,满头白发,戴一只黑色发卡,穿紫色碎花上衣,黑裤子,扶着一辆老年学步车。他穿一件灰色秋衣,一条黑裤子,左手拄着一根黑色拐杖。两位老人略显清瘦,但精神矍铄。他的身边,摆着一套叠得整整齐齐的军装,是村党支部书记买的,他只在照相时穿,穿完立刻叠好放进柜里。军装旁边,还有一个手缝的蓝色小布口袋,里面放着他获得的各种奖章和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二等功奖章,三等功奖章等。

她帮着他换绿军装,她的手抖着,他的手也有些抖。我们想帮忙,她说,不用,慢慢穿就行。他不习惯别人给他穿。穿好衣服,她又抖着手帮她整理好军帽。两个人听力都不好了,跟他们交流,需要凑近耳朵大声说。

90多岁的老两口过着平淡而简朴的生活,但党性原则从未改变,一直关心着国家大事。老爷爷常和老奶奶说:“咱们要结结实实地活着,看着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日子越来越好。”

老爷爷终是离开了他热爱的家乡和亲人。他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生活。那个地方有他分别多年的战友,有他日思夜想的亲人,他并不孤单。

老爷爷和老奶奶在最美的时光相遇、相知、相伴,携手走过70载春秋,把美好留给了彼此,留给了世间。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还会再见的。因为他们是最平凡的英雄。

我静静地看着那株红薯,阳光赐予它华袍加身,它的生命没有虚度。阳光下,我们温柔地凝视彼此,我给它微笑,它给我喜悦。万物周而复始,我们都想把最美好的东西留下来。

2023-05-05 田秀娟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9742.html 1 最美的时光遇见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