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走进环保绩效A级企业沙河市鸿昇玻璃有限公司厂区,地净、花红、草绿、景美,这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的设备技术、节能工艺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产品深加工后应用于太阳能基板、高档汽车玻璃、高端显示器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有效提升了沙河玻璃产品的档次,推动全市玻璃产业由传统建材领域向新能源新材料方向发展。”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栋语带自豪。
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创出的是发展新空间,提升的是产业竞争力,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注入了新动能,已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
省政府成立创A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顶层设计。省生态环境厅组建工作专班,编制创A标准和实用技术指南,“一企一策”制定帮扶方案。财税、金融等部门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措施。创A企业积极探索应用和大力培育氢冶炼、碳捕集碳回收碳利用等节能降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全省上下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确保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如期完成。
“点碳成金”促进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作为能耗大省、碳排放大省,河北抢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遇,破题创新,推动降碳产品价值实现和碳减排资产化机制改革向深层次、宽领域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来考察时提出‘在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动绿色发展、增强碳汇能力等方面大胆探索’。目前,林场森林面积达到115.1万亩,70%已开发成林业碳汇产品。”塞罕坝机械林场营林科副科长常伟强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1年,河北以开发林业固碳产品为突破口,率先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及周边区域开发降碳产品,开创了全国范围内降碳产品价值实现的先河。
一年多来,河北守正创新,“碳索”不断深入。
住建领域碳交易实现零的突破。2022年8月,“中德被动式低能耗示范房”降碳项目成功交易。“目前,我们正在编制居住建筑领域的降碳方法学。”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晨告诉记者。
绿色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形成。河北大力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加快轨道交通建设,降低运输成本和碳排放强度。截至4月底,全省新能源重卡保有量达到1.2万辆,走在全国前列。新增新能源轻型物流车4290辆,重点行业新增“公转铁”线路62公里。
价值标准化核算体系初步建立,生态产品从“无价”到“有价”。产品开发领域更广,从以林业碳汇产品为主,扩展到超低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等多个领域,抵销自身碳排放企业由钢铁拓展到焦化、水泥、玻璃等行业。全省已分3批推动12个降碳产品项目实现价值4775.69万元,28家碳排放企业购买降碳产品中和碳排放93.89万吨。
“点碳成金”,让每个企业都加速成为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者、参与者,实现企业转型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