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6日
第03版:03

“老来乐” 与众同乐

胡学敏

大家穿着戏服跑落子

只要天气允许,每天下午,市区永安大道与九河路交叉口东北侧的游园里格外热闹,老来乐文艺队会在这里表演落子、演唱、杂技、小品等,吸引众多群众围观。

这不,老来乐文艺队又开始表演了,56岁的高丽新和71岁的杨玉华先合唱了《歌唱祖国》《滚滚长江东逝水》等歌曲。紧接着,文艺队的10多名成员穿上五彩缤纷的戏服,在高丽新的带领下,伴着音乐跑起了落子,他们的表演不一会儿就吸引了很多人观看,环树座椅上坐满了人,小广场周边也站满了人。一场落子结束,观众中开始有人喊着:“来一个杂技!来一个杂技!”主持人杨玉华立即拿起话筒说:“好,那就来几个杂技节目,有请我们的老杂技人马凤英登场。”

马凤英今年60岁了,别看已是年过花甲了,但从12岁就学杂技的她功夫不减当年。先后表演了《顶碗杂耍》《鼻子顶拐棍》《火把杂耍》,引来一片叫好声。杂技表演过后,63岁的李凤珍换上戏服、戴上小胡子,扮演起《刘巧儿》中的大地主王寿昌,虽然是女扮男装,但不知道的人一点都看不出来,每一个动作、表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她一出口就是浑厚的男声,说唱起来声音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演完王寿昌,李凤珍又换上刘巧儿的装扮,演起来也是惟妙惟肖,赢得阵阵掌声。

“大家明天接着来呀,我们表演秧歌《小车会》,还有更多精彩杂技和小品。”杨玉华在表演结束时说,因为每周三要接孙子放学,当天结束比较早,平时他们都表演到17时。

“《老两口学毛选》《逛新城》《卷席桶》《地道战》,我自编自演的还有很多节目呢。”李凤珍说,她的三轮车上每天放着10多套戏服,观众想看什么节目她就现场换上。马凤英每天也是带着各种杂技道具,满足群众的观看需求。

“大家都退休了,爱好文艺,又都有特长,就想着组个文艺队。”高丽新说,参加表演的演员都是老年人。去年春季,她和几位老人因为共同的爱好相遇,大家商量着给队伍取了个名字——“老来乐文艺队”。一年来,游园成了他们的舞台,文艺队也从最初的五六人发展到现在的20余人。自从他们来小游园表演,每天来观看的市民都有近百人,上至90岁的老人,下至一两岁的孩童,看着大家喜欢,演员们也特别开心,表演得更起劲了,并表示,以后还会创作更多的作品与大家同乐。

2023-05-06 胡学敏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9835.html 1 “老来乐” 与众同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