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为激励人才安心留沧发展,我市持续优化人才服务软环境,将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办好,做好就业安置、教育医疗、绿色通道等服务工作,让人才切实感受“沧州温度”。2022年4月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市的实施方案》,推出20条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并配套编制、配偶及家属就业安置、子女入学、住房安居、医疗保健等保障政策:新全职引进的博士学位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学位研究生、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全日制学士学位毕业生,分别享受购买市域内自用商品住房购房补贴30万元、15万元和5万元;公积金贷款最高可贷100万元……同时,我市注重对服务项目承接单位的监督管理,定期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调度,及时协调解决推行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人才政策待遇落地落实。
“市县给予人才这么优惠的政策,我们企业对人才引进更有信心了。”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这么多人才利好政策的加持,去年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5名人才。而据市委人才办统计,新政出台后,2022年新增沧州狮城人才持卡人数是2021年的4倍。
不仅要“引得来”“留得住”,更要“用得好”。着眼为人才成长打造“用武之地”,我市持续加大创新平台建设,立足发挥渤海新区、沧州经济开发区、河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明珠商贸城和明珠国际服装生态新城、东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平台作用,建设省级以上高端科技人才平台、科技研发平台、双创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313家。同时,聚焦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特别是“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支持专家团队助力企业创新发展。2022年,我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1家,实现倍增式发展,产才融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张昭是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在位于河间的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作。谈起自己的工作,张昭说:“在这里我多次参与国家、省重点研发项目,参与编写国家、省级项目里一些重要文件,收获很大,我要朝着研发工程师的目标努力。”
人才蔚,事业兴。一系列引才政策的制定,一项项留才措施的实施,正将沧州打造成人才“强磁场”,吸引着人才来沧发展创业。一曲曲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铿锵乐章,正在狮城大地处处激荡。
记者手记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一个地区要发展,不但要靠经济实力,人才更为关键。要突破“人才”瓶颈,除了大力招引,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更需厚植一方留才、用才的沃土。近年来,各地人才政策密集出台,“抢人大战”轮番上演,沧州在引才、聚才、留才、用才方面也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生。在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沧州美好篇章进程中,我们应扭住人才工作“牛鼻子”,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以更加完善的人才政策、更加优良的人才生态、更加高效的引育机制、更加贴心的服务保障,努力打造人才汇聚、创新创业的沃土,让八方英才纷至沓来,为沧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