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7日
第04版:04

大力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 积极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5月8日是第76个“世界红十字日”,为了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红十字事业,市红十字会围绕“生命教育,‘救’在身边”组织开展“红十字博爱周”系列活动,助力健康中国·沧州行动。

沧州市红十字会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找准职能定位,积极发挥助手作用,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为目标,以发展应急救护师资和救护员队伍为抓手,以易发伤害行业、领域和公共场所为重力点,以应急救护服务阵地建设为依托,大力实施“健康中国 红十字‘救’在身边”,有效提升公众应急救护意识、知识和技能。

高站位 积极参与健康中国行动

2020年,沧州市政府实施《健康中国·沧州行动(2020-2030年)》,市红十字会把推进“红十字‘救’在身边”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责任担当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制定了《沧州市“健康中国 红十字‘救’在身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创新工作措施,大力开展“红十字救在身边 校园守护”“红十字救在身边 社区讲堂”“红十字救在身边 安全同行”“红十字救在身边 救护伴行”“红十字救在身边 科普宣教”五项活动,积极融入健康中国·沧州行动战略全局。

重实效 努力实现应急救护工作新突破

红十字“救”在身边 校园守护

高校大学生应急救护初级培训工作持续推进。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沧州师范学院、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大学生应急救护初级培训工作,2020年以来培养救护师资360人,培训大学生2.6万人,培训持证大学生1.3万余人。

中小学校重点人群分类施教。近三年将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宣教拓展延伸至中小学,在校医、体育教师、班主任等重点教职员工中培训救护员1822人;在中学生中重点普及基本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养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小学生中重点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避险知识科普宣教,树立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理念,普及培训中小学生11.5万人。

红十字图书进校园助力校园安全。向市区小学发放自编连环画册-《身边的红十字》8万册,连环画形式喜闻乐见、图文并茂,学生们在“悦”读中了解红十字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本领。

红十字“救”在身边 安全同行

在易发生意外伤害的行业人员中广泛开展持证培训工作。在通讯、消防、旅游、文化体育、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物流运输、高速服务、机动车驾驶员等特殊行业及人群中,以及大型商超、图书馆、政务服务中心、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中,近年来培训持证人员50余万人。

红十字“救”在身边 社区讲堂

发挥好红十字基层组织辐射作用,深入开展“救在身边·社区讲堂”“救护知识下基层”等活动,2020年至今应急救护和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普及覆盖379个城乡社区,培训群众2万余人,培训救护员880人。

发挥好项目载体作用,依托香港红十字会“农村社区为本备灾”项目和中国红十字总会“博爱家园”项目、“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近三年在项目社区中培训救护员600余人,普及社区群众3000余人。

开展《家庭急救手册》进社区活动,编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家庭急救手册》发放给10万户社区居民,为城市社区每个家庭提供一本生命安全健康必备工具书。

红十字“救”在身边 救护伴行

把红十字应急救护站建设成宣传与服务“阵地”。在图书馆、会议中心、商厦、政务服务中心、高校等场所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护站,配备了AED等应急救护设备和器材,按照“阵地+救护员”模式,配建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目前市区设站单位已有救护员423名,每年咨询服务各类社会群众2000余人。

重大赛事等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近三年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为半程马拉松赛、“大运河”城市定向穿越赛等大型赛事、重大活动提供现场保障服务活动18次,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

红十字“救”在身边 科普宣教

用好传统媒体,每年在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持续刊登“红十字救在身边”公益广告100余期。市红十字会创新传播方式,自编《家庭急救手册》《身边的红十字》连环画册、宣传折页、海报等,用好社区宣传栏(屏)、农村大喇叭等多形式多渠道,近三年宣传普及群众20余万人。

重视重要节日集中宣传,利用世界红十字日、全国防灾减灾日、世界急救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和群众性科普宣教活动,每年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

扩大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辐射影响,开展体验式教学培训,近三年虽有疫情影响,但每年仍有近千名市民、学生在基地里亲身体验灾害发生时的场景,学习自救互救的技能,实践掌握更多的“救命招”。

强措施 大力推动应急救护工作加速发展

市红十字会积极争取市政府把应急救护工作纳入《健康中国·沧州行动(2020-2030年)》和《健康中国·沧州行动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列为党委政府年度目标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核内容。争取财政部门支持,增加应急救护专项资金;联合教育、财政、卫生、文明办、团市委等部门,共同推进政府购买服务高校大学生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携手教育部门积极开展“红十字‘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把应急救护培训向全市中小学校拓展;依托团市委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应急救护培训示范基地”;争取应急部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支持和AED等设备援助。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新闻宣传策划,创新传播形式和渠道,用好重要时间节点,展示工作成效,彰显红十字应急救护历史地位,扩大社会影响。建立宣传褒扬机制,深入挖掘宣传自救互救典型人物事迹,积极推荐参评全国“救在身边·寻找最美救护员”活动,努力倡导“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社会新风尚。

加强管理、创新举措,推进高质量发展。整合社会优良资源,组建一支由医学院校和三甲医院136名教授专家组成的应急救护师资志愿服务队伍,承担师资培训和持证培训任务。把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打造成群众身边的应急救护志愿服务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23-05-07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9995.html 1 大力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 积极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