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8日
第05版:05

新华区小赵庄乡:

人居环境摆“擂台”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徐 倩 马兰惠

4月23日7时45分,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两辆中巴车沿市区新调直的解放路东延伸线,驶入新华区小赵庄乡孙庄子村。

“欢迎各位评委来这儿参观,大伙儿别手下留情啊,多给俺村提宝贵意见。”车在村口停下,村党支部书记韩福祥迎上前,热情地向来宾们打招呼。

韩福祥口中的“评委”,是由乡党委和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组成的观摩团。孙庄子村是观摩的头一站。这次,观摩团要把全乡15个村庄转一遍,对各村人居环境进行打分。

解放路调直线从孙庄子村穿过,站在路边,韩福祥向评委们介绍说:“过去,这条路窄得连车都错不开,现在小窄道变成宽敞大道,开车一加油门就进市里了,村民们都感慨:‘路一通,心也通了。’接下来,我们要把路边的墙面喷上彩绘,把‘大门口’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韩书记,咱可别光把明面上弄好看,村里犄角旮旯也不能含糊啊,我们这就进去‘挑毛病’。”乡党委书记徐晋的话,把在场的人逗笑了。

房前屋后有没有垃圾、柴草,电线杆和墙体上有没有小广告、乱涂乱画,主干道两侧有没有私搭乱建……进了村,评委们一边转一边“挑毛病”。

一进北赵家坟村,垃圾分类亭、党建文化墙……路两边,一道道惹眼的风景线赢得阵阵赞声:“这村环境真不赖!”党建广场上,一条长长的木廊再添一景。村党支部书记王保军说,这个广场是去年在拆除违建的基础上打造的,村民们没事就来这儿溜达,村里有啥事,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就聚在长廊里商量。小广场增进了村庄凝聚力,每次村里整治环境,大伙儿都积极参与。村庄发展,除了要“颜值”,还要提“气质”。

吴官屯村村委会旁,一座水塔静静伫立,上面赫然写着“记住乡愁 留住乡韵”八个大字。村党支部书记王成东介绍说,过去,全村老少吃水全靠这座水塔。现如今,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水塔虽然“退休”了,村里却一直没舍得拆,就是想给大伙儿留点儿念想,让人们更珍惜当今的幸福生活。

谈经验、亮特色、找差距,每到一处,观摩团都详细了解村庄在人居环境整治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办法。最后,孙庄子、徐官屯、鞠官屯、赵官屯和张家坟5个村被评选为“人居环境进步提升村”。各村党支部书记纷纷表示:“通过互查互评找差距、互走互看学经验,我们更得加把劲儿干,千万不能落在后头。”

2023-05-08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徐 倩 马兰惠 新华区小赵庄乡: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9922.html 1 人居环境摆“擂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