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1日
第06版:06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河北日报记者 王敬照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来河北考察时,多次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对民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河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认真解决就业、医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强化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实施民生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2022年,民生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1%,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9.7万人,完成棚户区改造11.8万套、老旧小区改造3698个,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 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毕业后,我就可以直接去文安县中医院上班了。”4月22日,看着刚签的就业协议书,桑博轩一脸的兴奋。

桑博轩是河北中医学院的学生。当天,该院举行2023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900多人现场签约。

“我学的是针灸推拿,到县级中医院工作更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桑博轩说。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群众生活,一头连着发展大局。面对今年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我省各地各部门多渠道发力,打出稳就业“组合拳”。为高校毕业生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培训,健全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退役军人就业保障,抓好零工市场建设……随着一项项硬举措落地落实,今年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2.16万人。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多次要求全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对民生工作作出明确部署。今年,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我省继续实施20项民生工程,着力办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事。

现代化的智慧课堂、高标准的体育设施,走进廊坊开发区第八小学,良好的教学环境让人赞叹。

这所学校去年9月建成投用,设有48个班、2160个学位,不但有效缓解了周边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难题,还让走进校园的孩子们感到现代化的教学氛围。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今年我省在去年基础上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截至3月底,计划新建、改扩建的100所学校中,96所已经开工建设,力争在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前不久,家住邢台市南和区三召乡的张女士,因脑血管狭窄在南和区人民医院治疗了两个星期,出院结账时自己仅花了2000多元,“当时看着每天的费用单,以为怎么也得花个万八千的,没想到报了这么多。”

既要看好病,还要少花钱。今年我省实施“三个百分之一”行动,即通过扩大目录、集中带量采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分别提高住院实际报销比例1%,有效缓解百姓“看病贵”问题。

民有所求,政有所为。创建1000家以上省级食品安全标准化学校食堂,开展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服务,支持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今年省级财政安排230.4亿元资金,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同比增长17.7%,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 下大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近日,家住唐山市团结里社区的63岁居民蒋艳丽,迷上了打乒乓球。

只要天气好,每天清早,她就来到社区小广场的球台前,和邻居对打几局。

(下转第十二版)

2023-05-11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0382.html 1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