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1日
第06版:06

面向大海潮正涌

——我市全力推动沿海经济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屈 鹏 本报通讯员 张诗启

初夏的渤海湾,海风激荡,大潮奔涌。不远处的黄骅港内汽笛长鸣,门机挥舞着“手臂”装卸货物。放眼整个港城产业园区,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星罗棋布,成排成片的在建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孕育着无限生机与希望。

沿海临港,是沧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也是沧州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从一片盐碱滩涂到项目遍地,从单一煤炭输出港到涉及矿石、粮油、通用散货业务的综合贸易港,从辐射冀中南、鲁西北到开通东南亚外贸直航航线……这片希望的热土发展浪潮层层迭起、奔涌不息。

围绕“加快沿海经济强市建设步伐”的目标,全市上下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解放思想、踔厉奋发,以国际化视野审视和推动沧州沿海经济发展,全力以赴推动港口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全面扩大开放等重点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港口建设蹄疾步稳,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4月15日,来自马来西亚的“美人鱼号”10万吨级油轮成功靠泊黄骅港泰地液化码头,这是黄骅港迎来的首艘10万吨级国外油轮。当天,泰地液化码头正式开通外贸服务。

据了解,黄骅港泰地液化码头处在渤海湾陆上运距最短位置,可为京津冀、晋蒙鲁等腹地众多石化企业提供进出海服务,搭建海上外贸新通道,并完全实现外贸货物在本区域内报关入罐、装车或管输,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沿海要发展,港口是龙头。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港口作为推动沿海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不遗余力推动黄骅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功能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

综合港区泰地液体化工码头和罐区工程、散货港区矿石码头一期(续建)工程、煤炭港区3号4号通用散货码头工程等项目如期建成……聚焦“我们有什么、到底缺什么、问题是什么、应该怎么办”,我市深入研判、精准施策,始终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黄骅港建设步伐,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

港口对腹地的牵引,对产业链的融合支撑和更深更广地开放发展意义深远。依托港口龙头带动作用,黄骅港持续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总投资5.7亿元的液化管廊项目、南疏港二路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完工;总投资37亿元的邯黄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中心站项目(港外编组中心站)、综合物流园铁路专用线等项目扎实推进。

在此基础上,全力实施港口转型工程,推动港口运输功能向海陆双向辐射、多式联运集成、区域协同发展枢纽港转变。深化与上港集团合作,开通黄骅港至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线;依托“西北内陆—东南沿海”集装箱公铁海联运示范工程,成功开通运营6条海铁联运主力干线,挂牌运营内陆港达到8个;开启河北省中欧班列“公铁海”联运新模式,黄骅港国际化水平和对外辐射能力显著提升。

2022年,黄骅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标箱,刷新自2016年集装箱正式运营以来的历史最好纪录。今年一季度,黄骅港完成吞吐量7897万吨,同比增长5.8%,实现首季“开门红”。

临港产业加速聚集,发展引擎不断优化

随着黄骅港功能日益完备,港口对产业的拉动作用也愈发显著,国内外大企业纷纷选择到沧州投资兴业。大项目、大工业让沧州沿海生机勃发,成为环渤海、环京津区域内具有强劲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下转第十二版)

2023-05-11 ——我市全力推动沿海经济发展综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0385.html 1 面向大海潮正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