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学敏 通讯员程一诺 韩思伟 齐欣)“隔几天就能享受到村里免费给大伙提供的饭菜,还能和老伙计们聊聊天,真是太好了。”5月7日中午,盐山县千童镇马元子村的孝老食堂里,老人们吃着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饭菜,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日前,盐山县千童镇的马元子互助孝老食堂正式开餐。此后,每当农历逢“三”逢“八”,村里的大喇叭都会喊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们来孝老食堂吃午饭。
“村里有部分老人的子女外出务工,就剩下老人独居生活。这些老人,有的生活不便,自己生火做饭困难;有的节省惯了,十天半月都舍不得改善一下。”马元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宋万胜说,经镇、村两级党组织考察和学习,并与村民代表商议,最终决定开办“互助孝老食堂”。
很快,村里腾出两间闲置房屋,置办上桌椅、厨房设施,把孝老食堂开起来。每逢聚餐的日子,宋万胜都会准时到食堂,忙食材采买等事项,千童镇文明实践所的青年志愿者也早早来到孝老食堂,提前择菜、洗菜、切菜,等到快中午,经过一番炒制,热腾腾的饭菜被端上了餐桌。菜色荤素搭配、咸淡适宜、营养丰富,贴心考虑到了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需求。老人们围桌而餐,边聊边吃,充满欢乐。87岁杨成明子女在外工作,长年由保姆照顾,但他每天都盼着聚餐的日子:“不光能换换口味,人多热闹还不寂寞。”
据悉,马元子互助孝老食堂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村集体收入以及各界公益组织、爱心人士捐款。去年以来,千童镇马元子村围绕“集体经济怎么赚到钱”“服务百姓如何花好钱”两个课题,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推进乡村善治的新路子。村集体的腰包鼓了,不忘村里的老年人,村民们都为这项举措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