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刘耐岗
初夏,惠风吹绿了大地,也吹“火”了人们外出游玩的热情。
一大早,一辆辆大巴车涌向吴桥县大润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游客们下了车,便挎上篮子,直奔采摘大棚,共赴一场“鲜甜”之约。
掀开棚帘,浓郁的“柿”香扑鼻而来。向那一抹抹绿意走去,新发现让人惊喜不已。翠绿秧苗间,红的、黄的、绿的……水灵灵的圣女果如同一串串彩色玛瑙,令人应接不暇。看着满枝硕果,游客们按捺不住,在地头上尝起了鲜。
“甜,水分也足,这西红柿长得小巧,吃起来跟水果似的,没有一点儿酸头儿。”人们不住赞叹。
甜润多汁的圣女果、香气浓郁的草莓,还有鲜意十足的火龙果、让人垂涎的草莓西红柿……如今,在大润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这些特色农产品,成了休闲采摘的“明星”,俘获了游客的味蕾,也鼓起了农人的腰包。
“以旅兴农是我们的发展新路。园区围绕乡土特色、田园风光做文章,不断引入特色果蔬,持续打造采摘经济,发挥生态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负责人卢鸣峰介绍道。
为此,他们专门打造了占地400余亩的生态园区,新建22座春秋大棚,不断丰富果蔬种植品种,倾力为游客打造休闲观光乐园。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田园变景点、乡村变乐园,我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不光游客尝到了甜头,园区也收获颇丰。
这场别具趣味的乡村之旅,并未到此结束。大饱口福之后,游客们又赶赴下一站——酒章文创园,一饱眼福。
竹影斜斜曲径深,波光粼粼映花荫。各色美器诉往事,多味佳酿醉来宾。走进酒章文创园,古朴的地缸井窖、裹着“红头巾”的酒缸,仿佛让人置身旧时酒坊。
“吴桥酒头酒工艺始于明清时期。为了将这古酿文化传承下来,我家几代人都致力于探索原生态酿酒技艺。2017年,酒头酒酿造技艺入选市级非遗名录。”卢鸣峰娓娓道来。
在三产融合发展中,酒章文创园还将文化作为主线贯穿其中。挖掘运河文化,收集运河人家老物件,创新百戏文化,传承孝道文化,举办“九九敬老日饺子宴”活动,惠及全县60多个乡村的几千名老人,吸引10多个志愿者团体参与公益活动。
持续用文化赋能乡村旅游,如今,酒章文创园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
“致力于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我们还计划整合周边乡村的民俗资源,打造康养基地,让人们身在乡村就能畅享诗和远方,乐享休闲生活。”卢鸣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