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同光新材料副总经理张海涛介绍,项目预计于今年8月投产,可达到年产165吨碳化硅粉料的生产能力,为我国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提供保障,有效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深入显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一季度,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入统企业994家,同比增加12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7.7亿元,同比增长5.6%。
重点项目强引领。海康威视石家庄科技园、普兴电子外延材料产业基地、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优质企业加速跑。中船重工718所的电子特气、博威集成电路的5G基站用射频套片、维信诺的柔性面板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产业集群显效应。石家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廊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张家口大数据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生物医药产业澎湃新动能
5月11日,石家庄以岭药业医药研究院实验室内,研发人员小心翼翼地用血管夹夹住大鼠心脏,套入针管逆向灌流。归国专家研发团队正日夜奋战,全力以赴开展新药研发。
作为国内中医药行业领军企业,以岭药业享受的政策红利颇为可观。去年,研发投入费用8.95亿元,加计额达到4.32亿元,实现节税1.08亿元。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对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为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以岭药业财务规划部经理孙睿表示,将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大力开展专利中药、一类化药、生物药等创新药研发,努力实现更多突破。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仅为大企业持续创新助力,更对中小企业雪中送炭。
“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52万元,解了我们燃眉之急。”河北菲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大伟说,“省下的钱投入研发,企业获得4项发明专利,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河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活力,也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市场监管、生态环境、行政审批等部门联合办公,落地时间从167天缩短到三个月。“8月底就能投产,将加快打造全球领先、国内最大的CpG佐剂生产基地。”华普生物技术(河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公信心满满。
从纾困助企到高效服务,一系列惠企政策加速落地,河北正加快建设成为投资创业首选地。生物医药“河北造”不断增添新名片,以岭药业Ⅰ类中药连花清咳片获批上市,华北制药研发出我国第一个重组抗狂犬病毒单抗药物,石药降压药玄宁成为中国本土药企第一个获得美国FDA完全批准的创新药……
经营主体更多了。全省共有生物医药生产企业428家,医疗装备(器械)生产企业1801家。
产业链条更长了。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等产业集群加速聚集。
创新实力更强了。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0个,抗生素、维生素原料生产能力全球领先,片剂、胶囊、大输液等制剂产品生产能力全国领先。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一季度,全省规上医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
■ 开辟发展新赛道,把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打造成重要支柱产业
近日,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星网总部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正在加快建设。
以中国星网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为引领,搭建合作平台,集聚创新要素,推动产业协同创新、集聚发展。一个来自太空的“新蓝海”,正在雄安新区加速成长。
空天信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迈入全互联时代涌现的前沿新兴产业形态。如何推动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创新发展,开辟河北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3月29日,倪岳峰在雄安新区主持召开座谈会,与有关央企负责同志共同研究推进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发展的思路举措,把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打造成为河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不久的将来,太空中的卫星将有为数众多的‘唐山智造’。”唐山九天微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佳说,4月19日,九天微星公司规划发展的碳中和卫星星座通过了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审批,并成功在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进行了登记和注册。这意味着,星座所包含的96颗卫星,将陆续在唐山九天微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这座“卫星工厂”投入生产。
逐梦“空天”,聚“星”成链。
目前,我省在石家庄市鹿泉区、怀来县等地形成了一定基础的空天信息产业聚集区。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网络通信研究院等单位,承担多个国家卫星互联网重大项目。在卫星载荷设计与制造、航天地面设备设计与制造、微小卫星制造、通信组网等领域具有较强研发制造能力,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举全省之力支持服务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发展。河北正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充分发挥专班作用,健全工作推进机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力保障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在河北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