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沧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铆足干劲,狠抓落实。
牢记嘱托,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一是紧盯节粮减损,在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推进粮食减损,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推动“藏粮于技”战略落实,端牢“国人饭碗”,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二是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战略问题摆上重要位置,要立足我市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对标一流,加快港口建设步伐。一是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总投资60.88亿元的综合港区液化码头、9#10#通用泊位、船舶燃料油码头等项目,推进总投资319亿元的散货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煤炭港区五期工程和8万吨原油码头、综合港区集装箱码头等项目前期工作。二是抢抓国家支持在沧州布局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的机遇,加快推动400万吨国家煤炭储备基地获得国家批复,300万吨煤炭商业储备基地和200万吨原油商业储运基地尽快开工建设。三是以申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不断整合港口物流枢纽资源,持续强化黄骅港枢纽作用。
深化交流,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沧州北依京津、西靠雄安,协同发展资源无比丰富。一是推动承接平台建设向更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和绿色化工、开发区汽车制造、明珠商贸城和明珠国际服装生态新城服装生产批发、河间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先进再制造、东光经济开发区包装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二是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向更大范围延伸。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加快形成“京津研发、沧州制造”发展模式;加强区域教育交流合作,吸引京津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落户沧州;加强医疗卫生联动协作,深化与京津综合医院医疗资源共享;加强与京津统筹开发文化资源,共同策划举办高端体育赛事;加强对接京津大型专业会展活动,扩大沧州会展品牌影响力。三是加大对接服务雄安新区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津潍高铁、雄商高铁建设进度,加快国道106新区至任丘段(廊沧界至石门桥段改建工程)支持性文件办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