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的不说,今年以来,俺村的变化就忒大了,移风易俗写进村规民约,村风越来越正。”“新风尚取代旧习俗,红白事儿不攀不比,要比就比孝老敬亲。”……走进盐山县常庄乡蔡家村,聊起村里的变化,人人都能说上几句。其中,被“点赞”最多的,是文明新风的汇聚。
蔡家村是常庄乡的移风易俗示范村,为了去旧习、树新风,今年以来,打出了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积分制等一套组合拳。
“为做好俺村的移风易俗工作,今年年初,俺们就先后组织召开道德评议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对《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进行修订,制定了符合村情、适应民意的新章程。”蔡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建清介绍道。
在蔡家村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中,除了社会治安、消防安全、邻里关系等内容,又新增了关于红白事简办的内容。
“在白事上,取消酒席和文艺活动,吃饭就一荤一素两个菜。取消吹喇叭,改放哀乐,同时严格禁止红白理事会成员吃拿主家、收受回扣等行为。在红事上,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取消‘闹姑爷’‘闹舅爷’等旧俗,倡导文明节俭办婚礼。”王建清说,通过改革,一起白事可节省5000余元,一起红事可节省万余元。
除通过村规民约为村民们提供行事准绳外,蔡家村还着意发挥榜样的力量,带动人们崇善向好。年初,召开道德评议会,介绍移风易俗经验,评议自荐及村民推荐的典型代表,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家庭”“优秀志愿者”“孝老爱亲模范”等多个类型的道德模范。
“典型就是标杆,榜样就是力量。通过道德评议会,既能让村民了解破除陈规陋俗、弘扬文明乡风的重要意义,又为大伙儿树立了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楷模榜样。”王建清感受颇深。
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蔡家村每个月都会召开道德评议会,评议身边的好人好事。不仅如此,发挥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的双重“号召力”,他们还赶起“时髦”,创新推行积分制,让文明新风在这里越来越盛。
在村“两委”,记者见到了一本积分台账。“蔡增顺家一学生获县级荣誉证书,奖励100分”“蔡增怀家庭院卫生好、环境好,获得10积分”“段秀珍荣获道德模范称号,获20积分”……积分台账中,在道德评议会中评议的典型行为被一一记录在册。
“这些积分事由,都是为了转变村民们的生活旧习,让文明新风影响更多家庭,也是我村推行移风易俗的一个方面。”王建清说,“目前,我们实行每月一评议,每月一积分。凭借着累积的积分,村民可每季度到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如今,蔡家村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到了移风易俗、文明生活的队伍中,汇聚成一股股文明新风,不光和美了自家的日子,更扮美了村庄的“面子”和“里子”。
蔡家村只是常庄乡推进移风易俗的诸多村庄之一。
“移风易俗是一件民生实事,与每一位村民都息息相关。今年,我们乡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不仅在每个村庄完善《村规民约》和道德评议会,还通过积分制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德治和自治的作用,促进文明乡风形成。”常庄乡相关负责人孟德旺说,接下来,各村还将积极探索适合自己村情的移风易俗之路,充分发挥“一约两队四会”的作用,白事上倡导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红事上倡导新事新办、节俭办婚礼,共同打造乡风文明、环境整洁、村民幸福的新常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