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康 宁 摄 影 赵华堂
左右翻飞旋转、清脆响声萦耳……胜利公园一隅,张立东将手中的一杆飞叉舞得虎虎生风。飞叉起落间,令人眼花缭乱。一段舞罢,张立东脸不红、气不喘,飞叉仿佛与他的身体融为一体,很难想象眼前之人已年过花甲。
张立东,64岁,中国石化集团沧州炼油厂退休职工。年少时,他和很多男孩一样,有个武侠梦,小说中的武者身怀绝技仗剑天涯,张立东满是羡慕。2019年退休后,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他成了外人眼中的老顽童,飞叉、流星锤、花棍……那些传说中的兵器,被张立东一一耍起。
从网上买来不锈钢叉头,和长棍绑在一起,组装成了“飞叉”。两个废弃的网球,包上红布,再用自行车铅条贯穿固定在绳子上,变身为“流星锤”。“行头”备齐,场子打开,“侠客”登场。只见张立东手一搂,“唰”地一下,将飞叉握上手。随着手肘旋动,转眼工夫,飞叉随着他的身体游走盘旋。
将这些“兵器”融入到健身活动中,张立东颇下了一番功夫。寻不到老师,他就从网上查找相关视频学习,先从最基础的模仿开始。“经常是学了后面的,忘了前边的,一天不知练多少遍。”张立东说,纵然他有武术“童子功”,但最初接触飞叉,也总不得要领。没有好办法,只能一遍一遍重复练习。有时,为了攻下一个难点,他吃饭、睡觉都在比画。
别看张立东现在飞叉舞得游刃有余,当初他可没少“挨打”,身上经常被自己打得青一道紫一道。但凭着一股韧劲,渐渐地,他掌握了舞飞叉的精髓。
如今,玩儿飞叉的张立东在胜利公园小有名气,不少中老年飞叉爱好者慕名而来学习切磋。有一次,他去外地旅游,在公园遇到一人舞飞叉,顿时来了兴致,也秀了一段。两人你来我往一番后,竟成了朋友,至今还不时通过微信交流各自舞飞叉的视频。
除了舞飞叉外,张立东将“健身事业”不断扩大,打花棍、玩流星锤、抖空竹、舞布龙……他的精神也越发神采奕奕。
身体健康,日子充实,张立东将自己的晚年生活打理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