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4日
第03版:03

生命之约 大爱传递

献县10年累计1670人签订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本报讯(记者邢程)日前,献县29岁的志愿者刘爽圆了一个心愿:与当地红十字会签订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决定去世后捐献器官,用于临床医疗、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人去世火化后只能留下骨灰,还不如将器官捐献了更有意义。”刘爽说道。

在献县,和刘爽作出同样决定的人还有很多。据悉,截至5月8日,10年来,献县已有1670人签订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一颗颗爱心“种子”在这片土地上开出了最美的“花朵”。

乐善有恒,大爱无疆。谈到献县这支特殊的爱心队伍,就不得不提赵金栋——当地首位签订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的志愿者。今年88岁的赵金栋家住献县北街,2013年,他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消息,一名14岁的女孩儿因白血病过世后,医院用她捐献的器官挽救了7条生命。当时,赵金栋深受触动,没多久便来到了县红十字会,郑重签下了全县第一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刚开始家人不理解,但看过一个个受捐者重获新生的事例后,都被这份人间大爱感动。”赵金栋说,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不只是自己的老伴儿、大女儿、二女儿、儿子、孙子相继签订了捐献志愿书,10余名身边的朋友也相继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生命之约,大爱传递。截至目前,当地已有4位捐赠者捐赠的人体器官成功救助了他人:2014年,年仅6岁的小杨离世,献出了肾源和肝脏,把大爱留在了人间;2016年,15岁的小顾离世,成功捐赠的眼角膜,将光明带给了别人;去年6月,志愿者王先生去世,成功捐献了肝脏、肾脏和眼角膜,为多名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今年4月,李先生突发疾病离世,按照他生前的安排,器官捐给了需要的人,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研究和教学事业。

今年40岁的何伟是献县文明志愿者协会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他说,10年间,当地1670人签订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这是当地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培育“身边好人”的生动写照,也和志愿者们的努力宣传密不可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们的志愿者团队,志愿者从最开始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百余人,他们进街道、进公园,积极宣传“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的人体器官捐献理念,让人们懂得了器官捐献的意义及相关知识。

志愿者张星今年31岁,是一名教师。去年,她通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网完成了志愿登记流程,自愿加入了献县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她说遗体捐献是生命至高价值的最美诠释,希望通过行动带动更多人,让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刘文锦今年20岁,她的妈妈吕俊英是一名志愿者。去年的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吕俊英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到场,委托女儿替她前往。当日,刘文锦在协助28人完成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的同时,也被大家的大爱与无私深深打动,决心加入到“延续生命,奉献大爱”的行列。她说:“人生的维度不只有长度,也有宽度。捐献遗体或者器官,将生命延续,为国家和医学作贡献,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令人倍感振奋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认同器官捐献这件事。这种观念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让延续生命有了更深意义。”何伟说。如今,每到一处做宣传,只要有人向他询问有关器官捐献或加入志愿者团队的事情,何伟的内心都会无比温暖,这说明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2023-05-24 献县10年累计1670人签订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1848.html 1 生命之约 大爱传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