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铁狮子旁边展出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衡水内画,将祖国壮丽多姿的大好河山以及河北省运河沿线城市的地标建筑描绘在这晶莹剔透的坛瓶之中,生动地展示了内画“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的艺术表现力。此外,磁州窑、邢瓷、胜芳灯会等非遗项目也一一呈现在游客面前。
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齐鲁钟神秀”的山东段展区。在这里,不仅能在投影中看到隆重的祭孔大典和琳琅满目的孔府菜,还能现场体验泰山东岳庙会,欣赏山东的传统戏剧和曲艺,了解何为“十不闲”绝技的泰山皮影。
进入河南段展区,抬头看去,头顶的牡丹花造型与下面的牡丹花型展台相呼应,突出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风采。展台上的唐三彩、钧瓷、汝瓷、绞胎瓷等,各有特色,伴随着大屏幕中的豫剧表演,别有一番韵味。
安徽段展区描绘的是隋唐运河上的柳孜运河码头。在这里,能现场欣赏到清脆悦耳的编磬表演,了解界首彩陶和蒸馏酒酿造技艺,还有闻名古今的徽州文房四宝和安徽四大名茶。复刻的徽派民居门楼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白墙黛瓦,仿佛走进了风雅的古徽州。
到了江苏段展区,便看到一条“行驶”在运河上的官船,船上的御窑金砖、淮盐和传统造船技艺彰显着江南一带的繁华富庶。“右手边是苏绣作品《千里运河非遗大观长卷》,里面共绣了41项运河流经8省(市)内的非遗文化。而这个非常大的织机就是著名的南京云锦的大花楼织机,是我国古代提花机发展的顶峰。”聆听着工作人员绘声绘色地讲解,所到之处皆可感受到穿越千年的姑苏文化。
浙江是大运河的最南端。进入浙江段展区,东阳木雕《好运连绵》运用多层叠雕的技法,雕工精细,画面优美。厅内还展示着有类玉之美的龙泉青瓷,釉色青翠。西泠印社为展示馆篆刻的印章,体现了金石篆刻“以方寸之间传万世风神,以刀情笔趣载千秋讯息”的独特魅力。更有独特的龙井茶制作技艺,通过有趣的人物模型,生动地演绎出这套具有鲜明特色的炒制工艺。
尾厅是一部运河非遗大百科,通过投影的方式,将运河非遗汇聚成一条绵延流淌的河流,游客在此经过,寓意着非遗的传承如运河之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大运河文化的赓续灿烂源于运河的流动不息,运河沿岸人民世代相守、共创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运河基因,描绘出一幅新时代文化与千年运河相融合的活力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