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一帘新雨,草木葳蕤绿色尽染;今朝风和日丽,一园山水蔚然开卷。
当四季的轮回,再次扮靓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畔,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暨第五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如约而至。
5月26日上午9时,在热情活泼、翻腾跳跃的刘吉舞狮表演中,以“千里通波·大美运河”为主题的本届园博会拉开帷幕。
台上表演正酣,台下忙碌有序。一群来自沧州师范学院的年轻小伙子们已在后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我们表演的节目是舞剧《运河船工号子》,虽然已彩排多次了,但真正上台表演还是有点紧张。”表演者马宇轩透着些许期盼和兴奋。相比起来,另一边服饰华丽的姑娘们就显得“淡定”了许多,来自沧州杂技团的演员于晓丽说:“我们表演的是《一船明月过沧州》中的部分选段,尽管参加过许多大型节目,但这一次站在家乡的舞台上为园博会开幕式献艺,还是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舞台上,精彩纷呈的表演引人入胜;舞台下,一个特殊的群体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就是参与园博园建设的工作人员。付宗军是中铁八局沧州市园博园项目总工程师,这个来自贵州贵阳的“80后”,从2021年11月来到沧州,便一直伴随园博园成长:“一年多时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眼看着一片片荒地披锦绣,也见证了沧州在治理污染、生态修复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决心和信心。今天,园博园正式开门迎客,我们的任务也圆满完成。”
开幕式结束后,几十辆游览车早已整齐排列,开始带领嘉宾们穿梭于绿树浓荫、夏意盎然的园博园中。
沿着园区小路蜿蜒前行,13个城市展园的园林盛景依次呈现:“雄风秀雅·文武沧州”的沧趣园、“冬奥交响,盛世张垣”的张家口园、“窗前影、万象新”的唐山园、“一代名相、清风梅苑”的邢台园……13个城市展园用各自特有的元素,向世人演绎美丽河北,述说燕赵风韵。
“一路参观下来,感觉这里建设得非常棒,这些城市展园的绿化做得很好,水景也很多,每个展园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让我感到很新奇。”来自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的利维乌·策拉努作为受邀嘉宾,在助理和翻译的陪同下游览了园博园,尤其在参观完大化工业遗存后连连称赞:“创意太好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工业文明与现代艺术的交流碰撞,更感受到了沧州这座城市包容友好、对外开放的氛围。”
大运河与沧州相伴千年,河水悠悠,蜿蜒流经沧州216公里,更是穿主城区而过,留下别样风景。沧州以大运河为中轴推进城市建设,逐步勾勒出运河沿岸景致和百姓幸福生活。特别是近年来,沧州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沿线建成12座旅游码头,于去年9月实现大运河中心城区段旅游通航;两岸建成百狮园、大运河公园、园博园,复建朗吟楼、南川楼等古建筑,引入杂技、武术等民间非遗文化,再现大运河千年风韵。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指明方向。园博园以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和综合服务区构成“一带、三区”的空间结构,通过提升运河整体风貌,增加水上游线体验,将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统一,打造“大运河上的园博会”,并通过综合会时设施和会后业态,实现“永不落幕的园博会”。
走进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大运河沿线8省(市)的标志性街区和节庆场景,以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映入眼帘。在河北段展区,衡水市内画传承人粘跃峰正在现场展示内画“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的技艺,嘉宾们围在一起饶有兴致地观看,并赞叹不已。另一边天津段展区,两个独创的茶壶机器人说着相声,引得嘉宾们捧腹大笑。
“‘大运河’上的园博会,实在是太美了。沧州市是大运河沿线上的一颗明珠,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座样板城市。我们在沧州的大运河畔留影,做了小视频,分享到朋友圈,大家纷纷点赞。”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国际交流专委会主任邓清说,园博会开幕之前,她还游览了大运河沿岸的大运河公园、清风楼等地,运河两岸风景美、人气旺,沧州真正把大运河打造成了“致富河”“幸福河”,希望沧州今后通过世界运河城市互动交流,共享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经验,加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实现运河城市共同发展。
有外来嘉宾的赞誉,有业内人士的肯定,更有沧州人自己的自豪。“今天能够作为志愿者为园博会服务,我们感到开心和自豪。”现场有许多来自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志愿者米怡然说:“园博园展示出了沧州的魅力和文化,我们也要向省内外朋友展示沧州人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从开幕式的演员,到各展馆展园的讲解员,再到驻守在园博会各个角落的志愿者,每一个沧州人都在用全部热情迎接这场盛会,用最优质的服务展现沧州的城市魅力。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未来奔去。园博盛会已拉开帷幕。我们相信,沧州将扬帆踏上新的征程;我们期待,沧州以更美姿态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