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完善城市功能,在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建设标杆工程,塑造具有雄安特色的城市和建筑风貌,强化各环节监督管理,以“廉洁雄安”保障“雄安质量”。
要全面把握集中承载地功能定位,扎实推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各项任务落实。积极承接重点疏解项目,继续抓好首批启动的疏解项目落地,提早谋划第二批启动疏解的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承接方案。积极完善配套政策,推动完善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确保疏解单位和人员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积极推进市场化疏解项目,吸引更多创新型、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向雄安转移。
要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深化高水平科技创新,加快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发展,推动疏解高校协同创新。深化城市治理创新,探索先进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健全雄安新区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推动新区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变。
要全面巩固拓展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成果,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持续提升淀区水质,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着力抓好造林绿化,持续推进千年秀林建设和管护,科学布局生态廊道和公园绿地,让群众走近自然、享受林荫。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鸟类保护措施,改善动物栖息环境,逐步丰富白洋淀水生植被。
要全面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突出公共服务均等化,衔接好安居和乐业,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做好新区传统产业转移升级和高端高新产业植入工作,完善就业创业引导政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稳步推进老旧城区改造,精心打造高水平的特色小镇、和美乡村。
办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雄安新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