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逛沧州园博园的朋友,不少人都在感慨: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一定要带孩子来仔细看看。
随着园博园揭开面纱,越来越多的沧州人开启了打卡之旅,大家游的是沧州,但看到的又不只是沧州。
眼下,融合创新正在激发文旅消费潜能。
文博看展、文化演艺、国风国潮热成为旅游新风尚,“旅行+演艺”“旅行+看展”“旅行+刷博物馆”备受消费者青睐,国风汉服、围炉煮茶、音乐雅集等活动人气兴旺……最近一段时间,观察强劲复苏的消费市场,文化和旅游呈现加速融合的态势。“诗”和“远方”更好联结,不仅给游客带来新体验,也带动形成文旅市场新的增长点,为恢复和扩大文旅消费注入新的动力。
文旅深度融合的背后,是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再只是“看山看水看风景”,而是日益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模式转变。深度参与并充分感受目的地文化内涵的旅游方式,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从近年来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
刚结束的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将公众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再次升级。
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全国各地博物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南京博物院的夜场活动,以夜幕下的南博为背景,绚烂灯光中,通过动画图文的形式展现江苏古代文明的风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展览运用虚实结合投影互动、3D MAPPING投影等多形式的数字化内容,使整个展厅动静皆宜……通过新技术、新形式让不会说话的文物变得生动活泼,把传统展览和流行要素结合起来,用现代创意呈现历史文明,让公众既能一饱眼福,更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方寸之间阅览千年,“到博物馆去”蔚然成风。各地博物馆不再满足于单纯展示文物,更倾向于营造一个历史文化语境去诠释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让文物“开口说话”“鲜活可触”。既有运用数字技术,通过沉浸式展览、可穿戴设备、设置游戏等,增强体验、增加互动,带来如真似幻的效果;又有考古盲盒、“云上”漫游博物馆、文博知识网络竞答等新潮“玩法”……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吸引力,博物馆自身不断培育“博物馆+”融合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提供深度沉浸式观展体验,用公众易于接受理解的方式讲述文物故事、蕴含的历史内涵、文化精神及当代价值,定会让公众看得懂、喜欢看、留下深刻记忆,用文化浸润心田。
下大气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深度融合,积极培育人们喜闻乐见的新产品,正成为文旅市场的新气象、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