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杰 通讯员张维华)眼下,“三夏”生产进入倒计时,我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迎接麦熟开镰,确保有仓收粮、有钱收粮、有人收粮。
据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夏粮播种面积531.1万亩,比去年增加2.45万亩;预计总产量212.95万吨,同比增加6.9个百分点;预计亩产401公斤,同比增加6.3个百分点。
目前,全市已腾仓备库48万吨,比去年增加3万吨,能够满足夏粮收购需要。考虑到6月20日前后小麦集中上市,农民有售粮需求等情况,我市将充分发挥已建成的16个服务中心的作用,为售粮农民搭建临时休息凉棚,备好饮用水和防暑物品,对超水分小麦准备好晾晒场地,全面做好“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服务的准备工作,保障农民有序售粮、放心交粮。市发改委协调农发行沧州分行落实收购资金授信额度15亿元,保障资金供应;指导收储企业和大型用粮企业早筹措收购资金、早申请贷款、早落实到位,做到“钱等粮”,并严格贷款资金管理,确保封闭、高效运行。
5月以来,全市各级粮食部门陆续对收购人员进行夏粮收购前的政策培训。据统计,全市共培训收购人员328人次,投入仓房维修资金1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