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世峰)麦浪金黄,机声隆隆,沧州大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近日,我市小麦陆续成熟,渤海新区黄骅市、海兴县、沧县等地的麦田已经开始夏收作业。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全市小麦共播种531.1万亩,其中旱碱麦100.2万亩。今年可谓风调雨顺,全市小麦长势普遍好于常年,具备夺取高产丰收的基础。从监测结果看,目前主体麦田长势均衡,群体和个体发育指标均好于常年。
据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专家介绍,我市大体是按照“从东向西、由南向北”的顺序开始夏收作业。其中,6月4日,渤海新区黄骅市、海兴等地的旱碱麦开始夏收作业;6月10日左右,吴桥等南部县市开始夏收作业;预计至6月20日左右,全市夏收作业完成。
据了解,“三夏”期间,我市将投入4万多台农业机械参加“三夏”农机会战,确保夏收夏播工作顺利完成。全市农业系统通过组织农机人员分包各个乡镇、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提供全程的维修技术指导,积极开展农机培训,并完善“农机维修档案”,确保作业机具状态佳、机手操作水平高、生产过程安全、农机生产高效,保证机具以完好的状态投入“三夏”作业。同时,加大机具调度力度,利用小麦成熟期时间差,加强县与县的支援和调剂,确保小麦联合收割机有序流动,合理调度机具进行跨区作业。强化应急保障,针对可能出现的气象、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设立值班电话,有专人值班,保持热线畅通,实行信息日报制度,及时掌握和通报“三夏”动态,全力以赴打赢“三夏”粮食生产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