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世峰)日前,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在“三夏”生产关键时期,市农业农村局及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已选派1000余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田间,提供全方位农业技术服务,帮助群众解决“三夏”生产中的实际困难。
据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介绍,经过全市农业技术人员和麦农的共同努力,我市麦田丰收在望。目前,全市小麦处于乳熟至蜡熟期,部分田块已开始收获,近期如无大的气象灾害,今年我市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广大农技人员将通过技术会商、实地技术指导、发放科技资料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全面掌握“三夏”进展,指导抓好夏收、夏播和春播作物夏季管理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小麦颗粒归仓,确保夏播玉米、大豆等作物种足种好。
农技专家提醒,小麦最适宜的收获阶段是蜡熟末期到完熟期。收获过早,会导致籽粒不饱满,产量和品质都较低,同时籽粒水分也较高,不易存储;小麦收获过晚,麦粒易掉落,秸秆易倒伏,会增加收获难度,易造成收获损失。要关注天气状况,晴好天气抓紧收获,防止雷雨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造成小麦倒伏及大面积减产。同时,还要注意刚收获的小麦籽粒,要放在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晾晒,避免发生霉变,影响小麦品质。小麦收获后,田间残留大量秸秆,要将小麦秸秆做还田处理,这样可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小麦收获后复种玉米、大豆等秋季作物,还要做好施肥及田间灌水等工作,确保复种作物能正常出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