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9日
第06版:06

夏日古街

雷宝云

门前的太阳伞一撑开,街上彩色的蘑菇就生长起来了,五颜六色的沙滩巾划分出蓝天下的七色彩虹,摇摇晃晃的斗笠,钓的不是寒江雪,而是古城里的毒太阳。

女人妍丽到了极致。她们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像电影里蒙面的新疆姑娘,各种亮片、蕾丝、吊带应有尽有。她们进了城就叽叽喳喳个没完,对一切的美食和玩意儿都有兴趣。男人的绿色短袖也好看,色彩沉着,手里的鸡翅木棒槌在肩上不停敲打,头上是一顶软檐遮阳帽,像极了澳大利亚的士兵。风车在溜溜转,男孩儿这会子已经走进五花八门的玩具世界,刀枪剑戟握在手了。

远远地看,这条街整齐划一,一脚踏进城门,就可以闻到古老而沧桑的气息,也似乎听到遥远年代辚辚的马车声,道路两旁的店铺都是差不多样式,房子飞檐下面是木刻的牌匾,有丽泽轩、文萃阁、石头坊字样。

夏季是这条街最璀璨的季节,游人浩浩荡荡涌进来,每天街上都走着花红柳绿的男女老幼,仔细谛听,你会分辨出哪个来自江南水乡、哪个是东北老客。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都是一滴水或者是一股细流,在某个地方把自己流出来,他们吵吵嚷嚷进了城,手里拿着全城景点的通票,却分辨不出哪个是东门。

街是古街,名曰春和。

七月的风轻轻抚摸着街边的老旧房屋,古城特产花生糕占领了春和街的半壁江山,低糖无糖花生糕,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一家紧挨一家的花生糕架子,打着响亮的吸人眼球的广告,嘿哟嘿呦,一二三四五呀,挣钱好辛苦呀!砸花生糕的都是体格健壮的棒小伙儿,他们穿着大红花的粗布褡裢,手上的木锤子一起一落,嘴里喊着打夯似的劳动号子,吆喝得响亮有节奏,整个古街都弥漫着花生和糖果的香甜!

凉皮、手抓饼、炒冷面、棉花糖、煎饼卷大葱,舌尖美食,各具特色,变着花样吊着游人的胃口。煎饼是四合面的东北大煎饼,配以大葱香菜生菜,均匀刷了蒜蓉辣酱,裹紧,中间一撅,嘴里念叨着:煎饼裹大葱呀,干啥啥成功!一路吃着乐着玩着,怎一个“美”字了得。

古街上的俗物颇多,唯有音乐坊和老旧货店里有几分阳春白雪,葫芦丝、手风琴、架子鼓,店主操纵起来驾轻就熟。他趿拉着拖鞋,头戴一顶西部牛仔的草帽,文艺范儿十足,音乐的发烧友喜欢人家手艺,买一把葫芦丝,店主负责调音,现场吹奏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令人如醉如痴,围观的人无不感慨:民间自有高人呀!

其次就是老旧货店,店是老字号,据说招牌出自某位大师的手笔,因为是难懂的篆书,总有几个人站在门前拆解那几个字的读音。店主是个矮胖子,脸上少有笑容,难怪,他店里的旧钟表、胆瓶、留声机,都是市面上的稀罕物。也有汉代的瓦当,宝相花纹,看着通体老道。胖子自己的手上、腰上、脖子上也都是盈盈一握的小挂件,包浆温润圆滑,感慨于世事沧桑,一种浓厚的陈旧气息还是吸引很多人品咂他随身之物的。

唯一的一家饭馆叫五味斋,和老旧货店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其热闹。店里厨子的绝佳手艺是烙春饼,饼薄到拉起来可以透亮,撕扯起来弹性十足,嘴馋的游客吃饱喝足还打包带走。对正宗的老饕来说,逛古城,吃五味斋,那是再美不过的事情了。和相近的超市一样,五味斋每日人来客往,生意兴隆得很。

最炎热的日子,整个街道都蒸腾着热气,人走在街上,感觉路在燃烧,热浪扑来,摸一把,石头是热的,墙壁是热的,摊位上小陀螺是烫手的。肥胖的金毛懒洋洋吐着舌头,他的主人也疲惫地靠在竹椅上打瞌睡,四仰八叉地仰卧着,扇子掉在地上都不知道。冷饮店的生意异常火爆,冰柜里发出隆隆的欢叫声,酸梅汤、大白梨汽水、大个冰淇淋,又黑又瘦的女老板叼着纸烟,一手往腰包里塞钱,一手拎着瓶饮料大声喊:谁的冰红茶?

午后,风雨欲来,先有滚雷从远处进城,接着风在雨中凌乱,蚕豆大的雨点刷刷打在玻璃上。大概是天气太热的缘故吧,人们没有因为风雨的到来而手忙脚乱,反倒在雨雾里逍遥,老板们赶趟地兜售起雨衣雨伞,躲在屋檐下的游客一边躲雨,一边聊天,讨论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雨的区别,关心家乡的雨势如何……

多好啊,伏天的一场透雨!

雷打雨散,心情尤为欣喜,雨停下来的时候,街道被雨水洗过,瓦亮瓦亮的,低洼处汪了一条小河闪着璀璨的光。人们倾巢而出,街上霎时间恢复了原来的热闹。

傍晚,西天的云彩兴高采烈,夏日的风孩子一样进了城,街上顿时凉爽下来,街上的笑声也多起来,白天的热烈消解了不少。此时逛街的姑娘媳妇无心购物,她们勾肩搭背,尽情享受古街的宁静和安详,也有裸着膀子的男人把餐桌搬到了路两旁,红烧肉炖豆角、油炸小螃蟹,主食自然少不了四合面烀饼,哥几个凑一起拉家常话友谊,酒起杯落,一仰脖子,干了,东北爷们,小酌必不可少,豪饮也是别有风味。

天迅疾暗下来,落霞沉没,天地如墨,有湿漉漉的凉风袭来,瀑布灯水一样泻在了城墙上,人们从蚊虫散尽的门前径自回家,春和街,终于安静了下来……

2023-06-09 雷宝云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3587.html 1 夏日古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