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走访,与居民“拉近乎”,“热心肠”加入“朋友圈”
“王书记,最近社区要是有活动,你提前告诉我,我通知大伙儿。”每次听到电话那头恳切的语气,新华区志强路社区党委书记王亚男都十分感动。
5年前,当时刚走马上任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幸福烦恼”。
志强路社区共有10个小区,其中,6个小区没有物业。平日里,居民之间很少打交道,居民与社区之间联系也不多。每次社区在微信群里发通知,响应的人都少得可怜。怎样拉近社区与居民的关系?社区党委急于找到一剂“良方”。
不能光等着居民有事找上门,得想方设法地了解居民的诉求,主动为居民办实事。道理虽然如此,可整个社区有2785户居民,仅凭六七位工作人员一户户走访不现实。“各个小区都有‘热心肠’,先和他们‘拉近乎’。”经过反复商讨,社区党委决定每个小区选一两户代表,一户户进行走访。
“大姨,听小区邻居们说,您是‘热心肠’,在小区里有威望,居民有着急事,您可以向社区反映,我们一定全力帮咱解决。”通过面对面地交心谈,辖区退休老干部、老党员、退役老兵等纷纷加入社区的“朋友圈”。
邻里会客厅,有事好商量,烦难事变顺心事
有了居民代表的支持还不够,怎样扩大“朋友圈”,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来?新问题出现了。
平常,辖区的一些热心肠没少给居民帮忙,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把人们的烦事、难事收集上来。为了实打实地为居民服务,社区党委绞尽脑汁琢磨。
以开会的形式商量事儿,让人觉得拘束,不如换个温馨点儿的环境。于是,社区将办公楼一楼的一间大屋打造成邻里会客厅。会客厅里,大会议桌变成了一个个小圆桌,桌上摆着茶水、果盘,居民代表和社区工作人员三五一桌,说笑着就把事情商量了。
前些日子,辖区的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及楼栋长刚开了一次“碰头会”。
“王书记,我们小区的树好几年没修剪了,垂到地面的枝条经常划车,能不能联系相关部门给修剪修剪?”
“我们小区电动车充电的地方是露天的,下雨天太危险。”
……
“碰头会”现场,讨论声、笑声此起彼伏,其乐融融。
除了组织居民代表在邻里会客厅里议事,志强路社区还把议事会搬进小区业委会、广场和凉亭。今年以来,通过居民议事,已解决了下水道疏通、井盖修理、杂物清理等12件烦难事。
一家有事,大家帮忙,“陌邻”变“睦邻”
“我想用这几本漫画书换你家的玩具。”“我家的电风扇用不着了,能跟你家的电吹风交换一下吗?”近日,志强路社区联合辖区七彩阳光幼儿园开展“给闲置物品找新家”活动。
既丰富了居民的闲暇生活,又增进邻里感情,类似这样的活动,志强路社区月月都开展。
王亚男介绍说,人和家才美,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居民从陌生变熟悉,大家互帮互助,社区凝聚力越来越强,暖心的故事也越来越多。
一次刮大风,安馨家园小区好几棵大树被刮倒了,堵住了安全通道,还砸了好几辆车。居民发现情况后,有人用电锯锯,有人拿铁锹挖,老少齐出动,一天就把现场清理干净了。
为了改善小区环境,丰泽园小区清理小菜园清出一片200来平方米的空地。经过和居民协商,社区向有关部门申请了一些老旧小区替换下来的地砖,将空地硬化成车位。居民们知道后,自发组织起来,有的平地,有的搬砖,有的铺砖,大家齐心协力,3天就把空地硬化好了。
辖区大学生、“双报到”党员及爱心门店自发成立志愿服务队,热心地为居民排忧解难。
一家有事,大家帮忙。如今,志强路社区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王亚男说,通过入户走访、居民议事、活动带动“三步走”,破解了社区的“疑难杂症”。如今,居民的“幸福曲”由社区“独奏”变成了全民“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