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讯(河北日报记者刘冰洋)在省人民医院,患者可以通过门诊大厅、各楼层各诊区安装配置的自助设备和手机APP,随时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打印检查结果;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患者在病区就可以直接结算住院费用,不需再到门诊窗口排队办理……连日来,省卫生健康委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围绕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事谋实策、出实招,让医疗服务更优质、看病就医更便捷、健康保障更体贴。
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实际成效。主题教育中,省卫生健康委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聚焦卫生健康工作短板弱项,制定调研工作方案,采取对策性调研、前瞻性调研、跟踪性调研、解剖式调研、督查式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入问题多、矛盾突出的一线要害部位,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与谋求长远发展相结合,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在全省开展“群众身边有‘医’靠”专项行动。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群众身边有‘医’靠”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各级医疗机构合理配置救护车,所有乡镇卫生院配备救护车;120急救中心(站)做到急救电话24小时拨得通、有车派、出车快;推动每个县(市)至少建设1家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到今年底,力争全省安宁疗护省级试点机构达到100家;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开展多学科诊疗,让患者挂一个号就能得到多学科专家的综合诊治,着力提升群众卫生健康服务获得感。
聚焦方便患者看病就医,省卫生健康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群众出入院便利服务相关工作的通知》,推出了住院费用床旁结算、精准预约诊疗、检查检验“一站式”预约服务三项举措,明确今年8月底前,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均能提供住院费用床旁结算服务,所有二级以上医院预约诊疗时段精确至30分钟。大力发展互联网诊疗,到2023年底,每个设区市至少建成4家互联网医院,患者可享受健康咨询、常见病和慢性病复诊、互联网护理、送药上门等服务,开启居家就医新模式。全面推开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将患者X线、核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信息和血液免疫、细胞检验信息等数据信息纳入共享互认系统,让群众节省看病就医费用、减少就诊等待时间。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