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农业的现代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很重,搞好“三农”工作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为此,基层干部要树立“大农业”思想,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齐心协力、躬身实干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
扛牢党建引领第一责任,谋好“三农”大事。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建立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的农村党支部,建设现代化农业国家才会有组织保证。新时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要坚持党建引领“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基层党委监督实施为抓手,政府细化抓落实,扎实开展农村工作。
夯实基层发展第一要务,做好“三农”文章。乡村振兴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要围绕科技兴农做文章,运用科技进步力量积极推动乡村振兴,以协同攻关为路径,找准关键核心技术,调度集中各方资源力量,凝聚发展合力;要充分发挥本地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结合基层实际做好文化旅游结合这篇大文章,积极开展生态游、民俗游等特色活动,推动乡村振兴的农旅文旅产业发展。
培育核心人才第一要素,谱写“三农”新篇。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高整体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针对重大、紧迫、长期瓶颈制约的任务,探索建立针对性机制,培育一批农业科技骨干人才,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同时,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到了解群众需求、找准当地优势、实现精准发力、带头履职尽责、带头勇于担当、带头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三农”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民族要复兴,乡村须振兴。农业现代化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基层干部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坚定信心、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