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工商联主席 施晓晨
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提出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着力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为我市推动管道装备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是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区域内面向中小企业、面向管道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建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将现有技术中心向更高层次发展,围绕企业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项目合作开发、工艺技术改造等,进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究开发,引领行业整体提档升级;推动实施科创平台共建、产业共兴、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带动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二是推进全产业链招商。邀请国内管道研发机构高端智库和金德、伟星等管业巨头对管道装备行业把脉问诊,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明确产业发展优势和招商引资方向。围绕产业短链、弱链,聚力产业补链、强链,充分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市场影响力,优先引入行业龙头企业、成长型专精特新企业,吸引更多管道装备企业入驻我市,为管道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三是完善资金支持机制。一方面,积极创建沧州管道装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专项基金,对产业内的市级以上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节能降耗技术改进、科技平台创建等项目建设予以重点扶持。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管道产业科技创新信用体系机制建设,构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理念,促进金融机构与重点管业科技创新企业有效对接,对获评省级及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扩大其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规模,用金融手段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四是优化引才聚才环境。依托“狮城人才”计划和“人才飞地”暂行管理办法,支持我市高等院校设置管道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专业,培养大批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建立管道装备行业专精人才专项引进计划,健全完善人才补贴、住房补贴、薪酬补贴等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为科技创新人才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继续教育等提供便利。
五是加强产业联合协作。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于四县及市区,作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成立“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产业联合会”,把各方利益“联”起来,服务资源“统”起来,加强业内企业联合科技创新协作、促进优势资源互补共享、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跟进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