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开幕以来,45岁的代凌波几乎一天也没闲下来过。
他是国家高级导游,也是沧州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副会长。这段时间,他在网上做直播、接待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国外的游客、给全市1000多名持证导游做培训……每件事都和园博园有关。“弘扬运河文化,讲述家乡故事。我和游客们一起游览沧州,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也对家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代凌波说。
直播间里的园博园
代凌波关注园博园已经多半年了。这段时间以来,他在抖音账号上一共发布了38条与之相关的短视频,每一条都有数百人甚至上千人点赞、留言。
园博会开幕当天下午,代凌波特意带上直播设备,把直播间开到园博园。从下午3点一直到下午5点半,他边走边讲,直播间的观众有数百人,而在他身后,也有三四十位游客自发跟随游览。
代凌波的讲解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他不光讲述各城市展园的特点,还向大家介绍如此建设的初衷和各展园的匠心之处。在石家庄园,他会讲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的创作背景;在唐山园,他和大家分享《红楼梦》中的园林、花木、诗词;到了沧州园,他讲“鲸川八景”究竟是哪八景,也会借着风格各异的屋顶讲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像这样的直播,代凌波播了不只一期。第二期时,一对老夫妇在网上看到了他的直播,专程从家里赶到现场来,跟着一起逛。“看到大家这么喜欢园博园,喜欢看我的讲解,就算再累也值得!”代凌波说。
把家乡介绍给更多人
从业22年,代凌波每年有近一半时间在各地的景区度过。“每当我带着游客到其他城市游览时,嘴上介绍的是当地美景、历史和人文,心里想着的却是家乡。沧州也有数不尽的人文和道不尽的历史,什么时候能向更多人介绍自己的家乡,那种羡慕与期盼只有自己清楚。”代凌波说。
如今,随着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实现通航、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开幕,代凌波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他现在每个星期都能接到两三个来沧的旅行团,在这些游客中,代凌波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外国友人,“那位游客在中国上学,又在中国工作,在沧州游览了园博园,也去了黄骅港、吴桥杂技大世界,每到一处,都能感受他对沧州这座城市的欣赏。”代凌波说。
作为市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副会长,代凌波还承担着对其他导游的培训工作。园博会开幕前夕,他受邀为全市1000多名持证导游做园博园专题讲座。“我很乐意把对沧州的了解分享给大家。如果把家乡比作一座房子,导游便是家乡的一扇窗。”代凌波说。
辛苦与幸福同在
作为沧州人,代凌波对这座城市有着很深的感情,尤其是从家门口流过的大运河。“从曹操征伐乌桓开凿平虏渠算起,这条在沧州流淌了1800多年的母亲河,古韵悠悠,美不胜收。无论是作为沧州人还是导游,穿城而过的大运河都是我的骄傲。尤其近几年,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断深入,古老的大运河重新焕发了生机,园博园、朗吟楼、南川楼、百狮园如同一颗颗珍珠,扮靓了母亲河,也让我有了更多的热情和欲望,将它介绍给更多人。”代凌波说。
从2020年开始,代凌波通过网络直播讲述运河故事。顺着堤顶路,他边走边讲,从古渡口讲到长芦盐场,又从张缙墓讲到吕宅……光是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就直播了两三天,在线观看人数超过3万人。
也正是在这期间,代凌波意识到:“原来有这么多人关注着运河。”最开始的那段日子,不到一个月时间,他的抖音账号粉丝就涨了1000多人。这些粉丝不光是沧州人,还有许多外地朋友,一条条短视频让人们领略到了大运河的美丽嬗变。
为了带游客领略一个更有内涵的园博园,从去年9月,代凌波又开始研究园博园里的每一处细节。只要不外出带团,他一准儿带上设备到园博园里去拍摄,回到家一帧一帧地放大了看,然后再查找资料,把每一处的典故都了解得明明白白。在他的讲解下,单单一个沧州园,就能逛上两个多小时,每一句讲解词都是“干货”,充满了趣味和新鲜感。
“有些人说,花这么大精力宣传沧州,不如多带几个旅行团实惠。但我觉得,这过程虽然辛苦,却也充满了幸福。了解家乡、宣传家乡、为家乡自豪,这是金钱换不来的。”代凌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