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申 萍 本报通讯员 郭文坡
任丘于村镇北陵城村绿韵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棚里,一畦畦蔬菜碧绿鲜嫩,一个个西瓜又大又圆,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说,这样的蔬菜、水果大棚有20个,每年至少为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为村民发放保底收益和分红的同时,他们还将蔬菜、水果、面粉、油、肉等以福利形式发放给入股群众,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北陵城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任丘市农业农村局实施的村集体经济提升计划,通过科学制定村集体考核指标,采用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分配方式,有效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激发村集体发展活力。
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进程中,任丘市农业农村局把高标准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作为重点,在沧州率先完成349个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成立集体经济组织等工作,各村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将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实行规模化经营。
立足打造示范样板,他们将村“两委”班子干事能力强、群众发展意愿强的村定为发展集体经济试点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经营、门市租赁等方式拓宽增收渠道,增加集体收入150余万元。他们还先后争取上级资金3000余万元,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去年,任丘349个村集体收入均超过5万元,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集体占比超八成,20万元以上的村达169个,100万元以上的村达31个。
任丘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培育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引导农户重点发展蔬菜食用菌、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先后建成一批基础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良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截至目前,任丘共建成以悬圃灵芝种植基地、绿杰种植专业合作社优质果品基地、麻家坞镇果树生产示范区等为代表的标准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15家,涉及灵芝、桃、梨等多种特色农产品。
走在任丘市西环路街道宋庄村村委会南侧小广场上,绿树红花、英雄雕像引来村民纷纷打卡留念。宋庄村村民介绍,这里过去是闲置的宅基地,自从建成小广场,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在这里开展,这里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任丘市农业农村局建立市、乡、村三级宅基地管理体系,对闲置宅基地进行细致摸排,登记造册,形成详细台账。立足把闲置农房、土地利用好,积极与文旅部门联合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既给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又给到农村创业的人员提供相应场所。任丘因此被列为“省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和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县(市)”。
与此同时,任丘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分批次、分阶段有序推进原则,累计投资4.2亿元,完成216个美丽乡村建设,其中22个村庄达到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目前,投资1.2亿元建设的12个美丽乡村精品片区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
行走在任丘的田野上,到处是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场景。任丘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发挥优势,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努力让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