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边,说沧州,钟楼鼓楼清风楼。西河大鼓韵味长,沧州的木板更苍凉……”不久前,在运河区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上,由运河小学学生表演的儿童情景剧《运河上赛歌谣》广受好评。
这个情景剧共包含20多首与大运河相关的童谣,内容生动有趣、朗朗上口,孩子们和着轻松的节奏,将运河故事娓娓道来。
这些歌谣的创作者就是商忠瑞,剧中的每一首歌谣,都根植于他年少时的记忆。
63岁的商忠瑞是土生土长的沧州人,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他再熟悉不过。
商忠瑞长期从事起戏剧、小说、诗歌创作,把家乡的大运河搬上舞台一直是他的心愿。
2014年,京杭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商忠瑞激动不已。他开始着手写运河故事,让运河故事在戏剧中“活”起来。
为写好运河故事,商忠瑞做了大量案头工作,搜集学习大运河历史、文化等资料。
此外,商忠瑞还进行实地探访。从新华桥沿河堤一路向南,清风楼、南川楼、朗吟楼、百狮园……水蜿蜒,路逶迤,景连绵。他站在桥头感慨万千:“曾经的亭台楼阁、商贾游船早已渺如云烟,如今运河两岸高楼林立、车辆穿梭……”
以运河为背景的情景剧大幕随之拉开——
运河岸边,一群小学生展开一场运河歌谣比赛。20多首原创歌谣涵盖了历史事件、文化遗存、乡土特产等内容,孩子们和着节拍,接龙歌唱,节奏明快,韵律自然。
2019年,在全国大运河接力沧州区域朗诵会上,由商忠瑞创作的情景朗诵剧《牵挂》脱颖而出。此剧以祖孙三人与烈士隔空对话的艺术形式,再现了解放沧州时军桥激战的场景。
创作剧本的那段时间里,商忠瑞白天走运河,凌晨3点仍在创作,每句词、每个字都要反复推敲琢磨。当夜深人静时,他的思路愈发清晰。每写完一段,商忠瑞就化身剧中人,大声朗诵出来。哪句话不合适就推翻重来,有时要反复几次。写到动情处,不免泪流满面。
写着写着“卡壳”了,商忠瑞便到运河边转转,再回去继续写。“大运河日夜流淌的涛声早已融入我的血液和呼吸。”商忠瑞说,他在河边行走、长坐、寻觅、追索,所书写和见证的不仅是河流本身,更是运河的博大与包容。
除了编写情景剧外,商忠瑞还将运河精神注入诗歌之中。他把运河比作一个人或一群人,写得灵动且有生气。尤其是他对运河细节的把握和展示,让诗文更加传神。
“它不仅仅是一条河,还是了解中国历史的线索和脉络。”商忠瑞与运河的故事还在继续,又一部运河题材戏剧在他心中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