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6日
第05版:05

土楼突围 “赵大麻子”救辛生

张居明

辛生是抗日名著《大刀记》里主人公梁永生的原型,东光大单村人。他本姓单,参加革命后,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甘愿为人民的幸福去辛勤一生,遂改名辛生。

辛生十几岁就参加了抗日队伍。1943年,抗日战争到了最艰苦的阶段,丧心病狂的日本鬼子就像是秋后的蚂蚱做着最后挣扎。他们对冀鲁边根据地疯狂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妄想把抗日队伍困死。当时,辛生正在六区(今山东省宁津县保店镇)工作。一天,辛生执行任务回来时与扫荡的日伪军遭遇,他调头就朝着漳卫新河对岸跑,敌人紧追不舍,最后追到吴桥县孙龙庄一座土楼里。敌人把土楼团团包围,企图活捉辛生,而辛生毫不畏惧,他一枪一个,打得敌人不敢靠前,最后子弹打光了,敌人靠近土楼喊话:“没子弹了,捉活的!”“快投降吧!保你活命。”辛生拿出仅有的一颗手榴弹想和敌人同归于尽。突然,敌人后方响起爆豆般的枪声。原来是善使双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县武工队员赵玉雪来了。赵玉雪外号“赵大麻子”,宁津县于家庙人。他正在附近执行任务,听到枪声,猜到有同志被敌人围困,马上过来增援。他选好位置向敌人连续射击,同时扔出手榴弹,趁着烟雾冲进土楼,拽着辛生朝外走。辛生怕连累“赵大麻子”,让他快走。“赵大麻子”一听就急了,把双枪交给辛生一把,连拉带拽地冲下土楼,二人边冲边射击,随后又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趁着硝烟迅速消失在青纱帐里。新中国成立后,辛生多次到于家庙村看望“赵大麻子”,动员他出去工作。但“赵大麻子”不愿给政府添麻烦,终日在漳卫河岸看护堤坝,防止有人破坏。他说:“比起牺牲的战友,我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很知足了。你在重要岗位多为老百姓办好事就行了!”辛生重感情,虽然工作繁忙,但一有空就来于家庙看望“赵大麻子”,俩人坐在河堤上一聊就是几个钟头。“赵大麻子”去世,辛生悲痛不已,第一时间赶来吊唁,并和乡亲们一起将他隆重安葬。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津有一段时间隶属沧州专区,1959年至1966年,辛生在担任宁津县委书记期间,勤政廉洁,克己奉公,不辞辛劳,是群众交口称赞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他任人唯贤,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使许多年轻有为的青年干部都得到提拔和重用,《大刀记》作者、著名作家郭澄清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便于郭澄清创作,辛生特批他回家安心写作,不用到单位上班报到,没有重要事不去打扰他。而郭澄清也不负厚望,在三间土屋里完成了冀鲁边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大刀记》《龙潭记》《决斗》《历史悲壮的回声》等著作。

2023-07-06 张居明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7020.html 1 土楼突围 “赵大麻子”救辛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