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连日来,我市持续高温,甚至还未入伏,气温就已超过40℃。高温的炙烤,中暑、热射病时有发生。为此,有人出门捂得严严实实防晒;有人空调开一宿,清凉入眠;有人冰箱里备满了冷饮,冰凉消暑;有人食欲不振,瓜果代饭;也有人心情不好,烦躁易怒……伏天即将来临,如何应对炎炎夏日各种“烤”验,来看看这份防暑降温指南。
合理饮食 吃“凉”有度
炎炎夏日,有人把水果、蔬菜当饭吃,有人喜欢用冷饮消暑,出去撸串,啤酒也得是冰镇的才过瘾。市区各大商超,雪糕、饮料摆在了显眼位置,市民成箱成袋地购买……
夏天养生,饮食也要合理搭配。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医堂主任医师刘建介绍,夏天不少人喜欢大量食用凉菜、冷食、冷饮,易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导致腹泻、腹痛。
他介绍,夏日里,人的身体由于气血外张,脾胃机能相对减弱,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同时,还应适当进食具有清热、解暑、养阴功效的食物,以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
夏季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有人选择吃点果蔬了事。然而,吃不好,营养不够,免疫力降低,也可能导致疾病。天再热,也要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食欲不好时可变换一下口味。同时,要注意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少喝冰水。还可多吃苦味食物,多喝粥。
对于难以抗拒冷饮的人来说,吃冷饮时不可一次性大量摄入,放慢速度,能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一次连续吃雪糕、冰棍不要超过2根,瓶装饮料一次不要超过半瓶。
吃了较多凉性食物后,可在饮食中适当搭配点温性食物。比如做菜时,可用点生姜、砂仁、陈皮等,以健脾化湿、和胃祛邪。
同时要注意,不论冰镇食物还是冷饮,剧烈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一小时内都不要食用。另外,饭前空腹、刚吃完饭后都不宜喝冷饮,一般在饭后30分钟或午睡后为宜;冷饮与热饮至少间隔半小时,不要食用长时间冰镇的食物、以及没有任何品牌标志的汽水及冰淇淋。
需要提醒的是,气道或肠道高敏感的人、经常痛经的女性、吃冷饮容易头痛的人、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及冷饮。
适度运动 科学纳凉
天气炎热,也不能阻止人们运动的脚步。不少运动爱好者为了避免高温,调整了运动时间和方式,把晨练时间提前、取消户外活动、新增游泳等清凉运动……
“温度和湿度都特别高的时候,不建议在室外锻炼。否则身体不能有效降温,容易中暑。”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袁令晨说。
他介绍,由于天气炎热,运动时人体体表血管明显扩张,令心脏、大脑血液供应量相对不足;另外,剧烈运动后心脏负荷增加,需血量增多,供需失衡,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可以在清晨或傍晚进行一些动作柔和、缓慢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袁令晨说。
同时,运动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应适当饮用淡盐水、红豆绿豆糖水等。运动后应控制冷食冷饮,如各种碳酸饮料、汽水、冷冻过的瓜果等,避免损伤脾胃、影响食欲。
运动、纳凉,都是夏日热门话题。前几天“你家会整夜开空调吗”的话题登上热搜。进入盛夏,不少人生活中离不开空调。有人把温度调得很低、吹得时间过长,空调病也找上门来。
刘建说,夏天属阳,阳气宜畅通,所以该出汗时要出汗,否则会“伤心”。空调温度开得过低、一开一整夜,易使寒气入体。一味追求凉快、长时间吹空调和风扇,会使寒气凝滞在身体里,使身体的气血运行受阻,很容易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病症,颈椎病、关节炎也容易复发。
夏季空调房里,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6℃到28℃,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8℃,房间也要经常通风换气。
同时,千万不要在大汗时洗凉水澡。运动后、大汗淋漓时身体排放出大量的热量,全身的汗腺和毛细血管都处于张开状态。突然用凉水冲澡会使毛细血管紧急收缩,体内供血量迅速减少,造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神经紧张等。还易引起感冒、头晕、晕厥等症状,甚至还会引发颅内出血、心梗等。
做好防护 预防中暑
高温天气里,人的胃肠功能因暑热刺激,功能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损害健康。
夏日里,每天的10时至11时、14时至16时为中暑发生高峰期,应尽量避免外出。如在户外,要做好防晒。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医生秦嘉治介绍说,外出时注意不要选择太厚或透气性差的衣服,人体散热受阻,更容易中暑。建议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停留时,注意科学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选择撑伞等物理防晒方法,穿凉爽透气的衣服。
秦嘉治提醒,中暑跟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相关,并不是只有在太阳下暴晒才会中暑。即使是室内,如果环境密闭无风、高温高湿同样会中暑。有些老年人因心疼电费而不使用空调、电扇等电器,在高温天待在家中仍有可能中暑。
秦嘉治提醒,中暑后应迅速让患者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淡盐水、运动饮料等液体;用湿毛巾冷敷额头散热;如出现重症中暑即热射病症状,应及时送医。
此外,暑期来临,不少家长打算带孩子旅行,建议选择清凉避暑的目的地,同时做好防护。
缓和情绪 不急不躁
进入夏季,不少人心情变得急躁,有人因为堵车路怒、有人因排队烦躁、有人甚至连吃什么饭都要神伤……
“气温超过35°C、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等状态下,人体就会处于易激怒状态,‘情绪中暑’发生的比例会明显上升。”心理咨询师季红说。比如因一句刺耳的话、一件不顺心的小事就无比气愤、行为不能自控。
持续高温天气,会使人出现心烦气躁、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思维紊乱等情绪。因此,夏季不仅要防身体中暑,还要防“情绪中暑”。这个时候,可以给其他人打电话,倾诉、表达一下情绪,或者做一些让自己感兴趣的事,通过购物让心情舒畅,可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把注意力从担心失败转移到积极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