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尹 超
暑假来啦,收拾行囊,带上孩子去旅行;家门口度夏,带着孩子畅游水上乐园;各种兴趣班纷沓而来;手机、平板、电视轮番轰炸……热闹的假期,愉悦度过的同时,也要注意健康、安全方面的问题,防溺水、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拒绝教育焦虑……
电子产品 使用过度易干眼
吹空调、看电视、玩手机、捧着平板打游戏,成为不少孩子的暑期生活写照。然而,在孩子们长时间紧盯屏幕的时候,干眼症也悄然找上门。
干眼症原来以中老年患者为主,近年来,逐渐向低龄蔓延,如今在青少年人群中已经成为常见病。尤其暑期,更成为青少年干眼症等眼疾高发时段。
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眼表疾病。轻度干眼症可以通过充分休息、使用人工泪液等方式得到缓解。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张沧霞介绍说,引发干眼症的原因有很多,空气污染、气候干燥等环境因素,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全身疾病影响,近视角膜手术、白内障手术、过敏、心情焦虑紧张等,都可能造成干眼症。其中,过多使用电子产品,被认为是近年来干眼症发病快速上升的重要原因。
张沧霞说,人在注视屏幕时往往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次数减少,眼表暴露增多,泪液蒸发过快,易造成干眼。除此之外,角膜接触镜的广泛使用,也是造成干眼症的重要因素,如隐形眼镜、“美瞳”等,在医学上都属于角膜接触镜,长期戴角膜接触镜会影响泪液的交换和流动,破坏眼表微环境,导致炎症,引发泪液改变造成干眼。化妆、做眼周医美,也易使干眼症更容易“光顾”。
干眼症分为不同的类型,治疗原则简单来说是“缺啥补啥”,泪液中水分缺乏,就补充人工泪液,黏蛋白缺乏可以使用相应药物,睑板腺功能不好就通过睑缘清洁、热敷、睑板腺按摩等物理治疗改善。“最重要的还是正确理解干眼症,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习惯,干眼症的防和治最终还要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张沧霞提醒,要多多注意眼睛的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少戴隐形眼镜、多去户外活动,尤为重要的是,在使用电子产品时要注意眨眼,保证每分钟眨10次到15次,每次眨眼时尽量保证上下眼皮碰在一起。
出门旅行 游玩戏水需谨慎
暑期至,游泳馆、海边等有水的地方,成为不少家长带孩子游玩的热门地点。
周末,沧州水世界海洋馆水上乐园人头攒动。孩子们玩得开心,家长们则专心致志地守着孩子,“眼睛一刻也不能离开孩子。”一位家长说,虽然水不深,但人多,必须谨慎,防止意外发生。
小水桶、小铲子、帐篷……市民刘娜给孩子准备好了挖沙子、玩水的工具,这个周末一家三口打算自驾去青岛旅游。“儿子喜欢玩水,我们几乎每年暑假都会去海边游玩。”刘娜说。
游泳、戏水,是最适合夏日的活动。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上岸后一擦脸一甩头,别提多惬意。但戏水切记安全,防止溺水发生。
一位游泳专业人士提醒,过饱、空腹、酒后、药后、身体不适者应避免下水,儿童、老年人、伤残人士避免单独接近水源,游泳前应做好热身、适应水温,避免抽筋;远离激流,按照场所要求穿好救生衣,避免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充气式游泳圈,容易爆裂;不建议使用过度换气的方法进行水下闭气前的准备。
每年暑假都有孩子发生溺水事件,家长一定要反复叮嘱并监督孩子不要单独或者与小伙伴去水塘、小河边玩耍,不要让孩子进入小区或公园的喷泉区或靠近无护栏水系等。
除了游泳、海边度夏之外,去草原也成为不少家长带娃度夏的选择。出行时,要做好防护,谨防蚊虫叮咬。不管选择去哪里,安全都是最重要的。
合理安排 丰富多彩度假期
“一年级暑假最可怕”“初二孩子最容易出现问题”……近来,一位市民经常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类似的短视频,不免有些焦虑。为此,她多方打听,想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安排暑假生活,生怕自己孩子被落下。
如何让孩子过好暑假,确实令不少家长“头疼”。“我和孩子爸爸要上班,爷爷奶奶看着,没办法帮忙指导作业。”一位市民说,又想让孩子适当放松,又担心孩子成“脱缰的野马”。
不少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其实,学习不应该盲目跟风。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合理安排。
“我给孩子报了群艺馆的少儿公益课,学少儿中国舞,下周就开课了,孩子可兴奋了。”市民孙玉琳说,除此之外,每周还有两天时间让孩子学手工编织。
暑期来临,图书馆、群艺馆,推出各种活动,给孩子们提供阅读指导、文体活动、兴趣拓展等服务。暑假本身是繁忙学业中的调剂,孩子也应在张弛有度中蓄积成长潜力。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可以在出游旅行中开阔视野,在体育运动中强健身体,在劳动实践中体味收获,在亲友相聚中获得助益……合理安排,多彩度假,让孩子在丰富的业余生活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