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黄骅港引航站以“维护主权,保障安全,精心引领,服务港航”为宗旨,慎始如终,坚守行业使命,弘扬引航精神,在沧州市港航管理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站上下凝心聚力,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为港航企业提供了“安全、高效、公平、优质”的引航服务。潮涨潮落见证了沧州黄骅港的发展壮大,轮来轮往铭刻了黄骅港引航人的历史篇章。
支部建设打开新局面
黄骅港引航站党支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在深化消化转化上下功夫,确保全体党员干部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召开交流研讨会,谈思想谈感受,互相启发、深学笃行、以研促干,切实把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项部署上来。
以“创百强党支部”为契机,对照“六有”标准,改造党员活动场所,从班子建设、党员管理、制度落实、工作流程、活动开展方面强化制度建设,以制度护党建,以制度定规矩,保障组织生活规范化开展。
黄骅港引航站党支部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从支部成立之初的13名党员,增加到20名,先后荣获“提质增效、文明服务”流动红旗、“党员先进模范岗”“百强党支部”“百名好支书”等荣誉称号。
引航能力实现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沧州黄骅港建设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极不平凡的十年。尤其是从2012年开始实施综合大港二期工程以来,突破淤泥质海岸建设深水大港的瓶颈,20万吨级航道水深建成并保持在-19米以下,20万吨级船舶满载通航常态化。截至目前,沧州黄骅港建成生产性泊位4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9个,实现了由单一煤炭大港向着集煤炭、矿石、集装箱、散杂货及液体化工为一体的深水综合大港的华丽转变。从2012年到2022年,沧州黄骅港货物吞吐量由1.26亿吨增加到了3.15亿吨,集装箱由10.2万TEU增加到101万TEU,吞吐量跃升为全国26个主要港口第13位,是我国第一能源大港,也是名副其实的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原油、滚装、集装箱等码头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沧州黄骅港即将跻身国家乃至世界一流大港的行列。随着港口规模的日益壮大,交通流量大幅增加,特殊船舶和超大型船舶逐渐增多,现代化技术、高科技产品在船舶上不断出现,给引航技术水平带来巨大挑战。为适应港口快速发展的需求,黄骅港引航站先后招聘了10名引航员,进一步壮大引航队伍,优化引航员年龄梯队结构,积极贮备技术力量。每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引航员开展业务交流和技能培训,努力打造了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高素质的引航队伍。全站持证引航员达28名,其中一级及以上引航员已经达到23名;多年来,他们大力弘扬行业使命,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参与抢险救助、港口和航道工程的论证,为港口的建设献计献策,助力港口发展。
安全生产屡刷新纪录
2012年6月27日,煤炭港区双向航道开通,由“新世纪188”“老船长7”在沧州黄骅港航道内会遇通过,至此标志着沧州黄骅港航道5万吨级双向通航正式开通。
2012年12月21日,沧州黄骅港引领第一条10万吨级船舶,同时也是该港船长、总吨及载重吨最大的船舶,船名“畅明洋”,船长246米、船宽41米,载重吨99761吨。至此标志着煤炭港区码头靠泊能力提升至10万吨级。
2013年6月19日,首艘大型集装箱船“新丹东”:国籍中国、船长263.23米、船宽32.2米、载重吨52210吨、标箱数4250TEU、最大吃水12.82米,靠泊沧州黄骅港综合港区集装箱码头。
2013年9月3日,首艘15万吨级的船舶“浙远舟山”:国籍巴拿马、船长269.88米、船宽43米、载重吨149309吨、实载70000吨、重载实际吃水为12.7米,靠泊综合港区。
2013年11月28日,首次与中信海直进行合作,采用直升机接送引航员并获得成功,为解决20万吨级满载船舶乘潮进港及恶劣海况下引航员转运的难题开辟了新的途径,为沧州黄骅港20万吨矿石码头的生产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3年12月24日,首艘20万吨级船舶减载靠泊散货港区矿石码头,船名“爱德华”,船长293米、船宽45米、吃水13.0米、最大载重吨176216吨,本航次来港载重吨为108000吨,这是首艘靠泊本港的2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散货港区20万吨级矿石码头开始运营调试。
2017年3月2日,首艘20万吨满载船舶进靠散货港区矿石K01泊位。“诚信”轮(BULK INTEGRITY)船长291.8米、船宽45米、吃水17.4米,历时5个多小时,成功靠妥,拉开了20万吨船舶满载进港的序幕。
2017年4月10日,船名“欲光”(CAPE SPLENDOR),船长299.92米,船宽50米,吃水18.47米,进港靠泊K01泊位,刷新20万吨满载进港吃水纪录,同时也是来港载货量最多的船舶。自此20万吨船舶满载进港实现常态化。
2018年10月11日,20万吨满载船刷新进港吃水纪录和载货量纪录(DW:207709;D=18.52),船名“玛丽莎”(STAR MARISA),船长299.88米、船宽50米、最大吃水18.50米。
2020年4月17日,20万吨满载船刷新进港载货量纪录(DW:228799.8;D=18.40),船名“环球”(OCEAN WORLD),船长324.9米,船宽52.47米,吃水18.10米,载货量224564吨。
2021年10月2日,黄骅港引航站首次引领4条cape船进港,其中3条满载吃水在18米,需乘潮进港,这也是引航站首次在一个窗口期内乘潮进三条大型cape船。这四条船分别为“喜洋洋”(MARAN HAPPINESS),吃水17.94米,靠K01;“金色精神”(GOLDEN SPIRIT),吃水18.3米,靠K02;“玛琳”(MARLENE OLDENDORFF),吃水18.01米,靠K03;“理查德”(RICHARD OLDENDORFF)船长260米,吃水14.75米。
2021年12月19日,首艘20万吨满载船舶靠泊散货港区矿石码头K03泊位,船名“探险家”(CAPE VENTURE),船长292米,船宽45米,吃水18.3米。该轮首次靠泊,标志着散货港区矿石码头两个20万吨级续建泊位K03、K04实现重载试车。
引航安全关系到船舶航行安全和港口设施的安全,关系到港口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对外开放的整体形象。黄骅港引航站始终以如履薄冰的警觉抓细抓实安全生产,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监督管理,规范作业要求,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引领船舶安全、高效进出港,促进了沧州黄骅港航运市场畅通有序。2012年至2022年共安全引领船舶3万余艘次,其中超大型船舶5000余艘次,大型集装箱船舶及危险品船舶千余艘次,引航总里程达70余万海里,连续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港口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引航服务迈上新台阶
黄骅港引航站坚守行业理念,维护引航信誉。2012年,黄骅港引航监督委员会成立,成员包括海事局、港航局、各港务公司、多家代理公司等各家代表。黄骅港引航站根据委员会的规定,定期组织座谈会征询服务单位意见,倾听诉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改善行风,提高服务质量。2013年,黄骅港引航站开展引航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并实施阳光引航,编写了《黄骅港引航站服务手册》,内容涵盖了引航申请程序、辅助拖轮配备、收费标准、联络方式以及行风举报电话等,并在黄骅港引航站网站上进行了公布,引航服务做到了阳光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执行《港口收费计费办法》,全力配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减并港口收费的有关规定,通过各种形式积极推进降低引航费收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行电子签证单,全面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结算,简化了服务流程,更加方便服务对象,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率,多年来未收到任何服务方面的投诉,客户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
2012年荣获渤海新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13年荣获沧州市直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2014年 荣获沧州市第二届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14年荣获沧州市港航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荣获河北省诚信船员服务机构;2017年荣获全国阳光引航机构建设验收达标单位;2018年荣获河北省模范职工之家;2019年荣获沧州市百强党支部;2019年荣获沧州市先进集体;2020年荣获沧州市战疫模范志愿服务集体;2021年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
设施建设开辟新天地
网络信息化建设方面
2013年,建设黄骅港引航站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网上申请、调派、查询、监控、结算功能,完全做到引航工作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及时公布;2014年,对引航终端进行更新升级;2016年12月,黄骅港引航调度监控系统建成,引航站与港口企业、海事机构实现联网、共享信息资源;引航安全管理与海事、港口管理同步,利用电子海图、AIS和视频等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对引航船舶的实时监控,对船舶、码头和航段、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并把引航日常调度等工作与监控相集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020年,将引航终端引入北斗系统,实现北斗和GPS双系统运行,摆脱了20年来导航完全依赖GPS系统的局面,安全上增加了一份保障。
引航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沧州黄骅港自2001年底正式开港运营以来,发展迅速,现已建成10万吨级和20万吨级两条航道和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39个,2017年实现了20万吨船舶满载进港,2020年吞吐量突破3亿吨,是我国的第一能源输出大港。由于港口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引航站没有自己的引航艇和引航基地,引航员出海引航只能租用拖轮。由于航道长,拖轮速度慢,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等缺陷,使用直升机接送也受空管、高速限行的制约,经常造成动态延误。建设引航基地、建造引航艇对于提高引航效率,满足港口发展需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18年8月,第一艘引航艇“黄骅引1”轮开工建造,该轮船长17.3米,吃水0.9米,设计航速28节,总投资1136万;2019年5月,引航艇建造完成,2021年11月投产运营。
2021年3月,黄骅港引航基地一期工程破土动工,该工程水域布置2个引航艇泊位,同时预留4个引航艇泊位,陆域布置直升机停机坪等配套设施。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展望未来,厚积薄发,黄骅港引航站将在沧州市港航管理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党建筑根基,抓作风强效能,抓创新提服务,向海发展、向海图强,做好“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争创品牌引航,为将沧州黄骅港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港续谱新章,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