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智超 本报通讯员 张 春
自讨苦吃
苦等了一整夜,张超期盼已久的雨终于下了。“这雨真及时,地里的玉米刚钻出苗,就等着雨水呢!”张超自言自语地说。
39岁的张超经营着一家新能源科技公司,这是他返乡务农的第一年,更准确地说,是第三个月。
张超是沧县大白洋桥二村人,家里几代人靠种地为生。“过去种地不挣钱,谁家年轻人要是在城里干成一番事业,全村人都跟着高兴。”张超说。
为了走出村子,张超当过兵、跑过业务……2015年,他自主创业,在城里成立了一家新能源科技公司。创业艰难,张超既当老板又当销售员,经过几年辛苦打拼,业务逐渐步入正轨。到去年,公司年营收3000多万元,业务遍及河北、河南、内蒙古……
正当人们为张超高兴时,他却做了一个在村民看来是自讨苦吃的决定——回村种地。
“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村里的地谁来种?没有了粮食,大伙儿吃什么?国家对‘三农’这么重视,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支持青年返乡创业,我觉得乡村是个大舞台,一定能实现我更大的梦想。”张超说。
年轻人的方式
在作出决定前,张超核算过——承包1000亩地,每亩每年流转费用1000元,再加上各种农业基础设施、种子和化肥,光第一年的投入就至少要278万元。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在很多人看来,农业收益相对较慢,况且张超从没种过地,一次性投入这么多钱,万一打了水漂怎么办?
在众多反对者中,张超的父亲张希林是最坚定的一个。“那段时间,我爸一有机会就跟我说种地的苦,还说光是给1000亩地浇水就得雇300多人。”张超说。
“干事业哪有不吃苦的。再说了,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各种自动化设备早就替代了人工。种地,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方式。”张超这样劝父亲。
张超最终承包了1200多亩地,5月初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紧跟着就是布设各种农业基础设施。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长在地里。“热的时候,一天能喝20多瓶水,一大盒藿香正气水两三天就喝完了。”张超早晨五六点钟下地,晚上10点来钟才回家,晚上躺在床上,还得学习种植技术。
短短两个月,张超就从一个干练精神的企业老总变成了皮肤黝黑的庄稼汉。
喜悦与煎熬
紧赶慢赶,张超赶在六月中旬把种子都播了下去。第一次浇水时,他特意把父亲请过来,瞧一瞧他的秘密武器。
喷灌、滴灌、平移式灌溉机、指针式灌溉机、卷帘式灌溉机……光灌溉设备就有五六种。“不光灌溉实现了自动化,从播种到收割也都实现了机械化。有了这些设备,这1200亩地只需7个人就能管过来。”张超的介绍,彻底打消了父亲的疑虑。
不过,这段时间,张超体会到的不只是喜悦,也有煎熬。
种子播下去以后,有的地块3天就出苗了,有的地块六七天也不见动静。张超急得天天往地里跑、扒开土层看,直到确定种子发了芽,才放下心来,重新把种子种好。
上个星期,一场大雨如期而至,种子“喝”足了水,铆着劲儿往上蹿,这可把张超高兴坏了。
“头一年种地没经验,出苗率只有八成多。等农闲的时候,我打算去东北转一转,学习大田种植经验,再引进一些新设备。大白洋桥村紧邻运河,我还打算发展观光农业。有了新设备、新技术、新思路,种地照样能种出令人羡慕的美好未来。”张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