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陈志丹
雄安新区成立,雄县的塑胶制品、PVC压延、纸塑包装、电线电缆四大传统行业开始逐步外迁。2018年,雄县4个重点行业中的骨干企业牵头成立雄安雄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传统企业寻找外迁基地。
面对雄企集团的橄榄枝,肃宁县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良的营商环境积极回应,仅开在项目现场的办公会就达231期。雄安新区产业·肃宁协同园区如期建成,目前已有26家企业完成入驻。
寻寻觅觅:
肃宁“硬件”成优选
走进位于肃宁经济开发区东部的雄安新区产业·肃宁协同园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生产场景映入眼帘。
位于协同园区南部的河北科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主体建设已经完成,不远处的河北启迈管道科技有限公司刚刚开工动土,挖掘机轰鸣作业,拉土车来往穿梭,工人们忙碌施工……各种机械与人工作业的声响交错,汇成一曲铿锵激昂的建设交响曲。位于协同园区中部的河北帝鹏实业有限公司内,工厂宽敞明亮,工人技术娴熟,厂区主管罗学永穿梭在车间,一会儿规范操作方法,一会儿跟踪生产情况,忙得站不下脚。从罗学永的笑脸中,记者看到了协同发展为公司带来的利好。
据罗学永介绍,这几年,正值公司高速发展期,仅去年的产值就达到了5亿元。而原厂区占地约40亩,越来越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罗学永感叹:“那时,就连车间通道里放的都是货品,想上新生产线都没地儿。”如今,来到肃宁后,新厂区占地是原厂的两倍多,企业又上了新设备,产能提升了50%。
随着雄安新区的成立,雄县的塑胶制品、PVC压延、纸塑包装、电线电缆四大传统行业面临着转移升级,是挑战也是机遇。找到合适的外迁地,成了当时企业发展的首要工作。
在雄安新区及雄县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这4个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牵头成立雄安雄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企业外迁提供服务。
雄企集团走过保定、衡水、沧州等地的十几个县市,最终花落肃宁。雄企集团总经理李雄鹰直言这得益于肃宁的区位优势。“肃宁距离雄安新区只有1个小时的车程,这个距离不远不近,既能兼顾两地合作发展的便利,又能不受雄安新区外延的影响。同时,肃宁交通四通八达,有大广、沧榆等多条高速线路,雄商高铁也将在几年后开通,届时,将大大缩短两地的通勤距离。”
两地产业转移,硬件条件是吸引产业的外在表现,要想留住产业,更重要的是营商环境等软件服务,肃宁牢牢把握住了机会。
坚定选择:
营商环境成定心丸
为了更好地服务雄安转移企业,肃宁县委、县政府每周一早上8点半准时召开集中办公会,各相关部门领导都要参加。那时,办公会很少开在办公室内,更多时候,办公会在项目现场举行。
那次,集中办公会开在了帝鹏公司生产车间内。
罗学永率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冬季供暖,一旦天然气供应不足,可能会停工业保民生。生产过程中,我们必须用天然气加热塑料,如果停产1天,还好应对,一旦停产超过3天,国际订单就很有可能赶不上集装箱的船期。”然而,罗学永提出的在厂区内建设液化天然气备用站的想法却被相关部门否定,他们有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考量。“最终,开发区牵头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先是保证把天然气的供应量标准提到最高,又保证如遇天然气吃紧情况,加急用车把天然气运输过来。”罗学永对解决方案很是满意,“这样既保证生产又保安全,一举两得。相关部门的行动速度也很快,当天提出方案,在一周内就部署解决好了。”
目前,这样的集中办公会已经开了231期。除了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开发区也积极主动对水、电、道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调度,并且在项目跑办手续中尽好帮办责任。
肃宁良好的营商服务在雄企集团与肃宁接触之初就早有“端倪”。
当时,雄企集团频繁来到肃宁开发区考察,引起了肃宁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在此期间,肃宁县相关领导往返雄安新区数10次,走访骨干企业几十家,并赶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与雄县签订协同发展协议。肃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给雄企集团注入了强心剂。
来到肃宁后,雄企集团建设的第一个项目——肃宁科创中心项目仅用时一年就建设完成。“建设过程十分顺利,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李雄鹰说。
2020年,在雄县与肃宁联合举办的签约会上,有126家雄县企业报名,41家企业现场签约。目前,已有26家企业入驻。
共商共建:
从服务雄安到协同发展
雄安机场快线项目建设现场,河北立亚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原厂址被一分为二。
对于雄安新区来说,传统企业的快速外迁,为雄安新区“腾笼换鸟”留出空间,这本身就是对建设雄安的支持。而因服务雄安发展而外迁的企业,也可利用这次机遇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雄企集团的成立,使得外迁企业有了平台公司可依,产业转移不再是单打独斗。众人划桨开大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高的保障。
雄企集团还专门设立了产业服务部,用于对接雄安新区,组织企业转移。
一个企业来到外地开工建厂,人生地不熟,假如有“老乡”带着,还很专业,自然少了许多麻烦事,也多了他乡变故乡的踏实感。
从报名了解、用地选址,到各种执照办理登记,再到融资投产,雄企集团的服务贯穿企业入驻始终。李雄鹰说:“大多数企业在基建时期只派了一个项目负责人来,一把手都没有来过现场。”
对于协同产业园来说,雄企集团在招商初期筛选企业,无异于为园区发展把好第一道关。“产业转移不能无序,要在完善产业链的前提下完成产业集聚。”李雄鹰举例说,“现在,入驻园区的纸塑包装企业中,有包装印刷厂、有制版厂;塑胶管道企业中,有管道生产公司,还有贸易公司、颜料公司……基本上各个企业都有链可依,这样才能实现抱团发展。立亚包装公司作为雄县最大的纸塑包装企业,它来到肃宁,不仅让自身发展不再孤军奋战,也给了其他企业发展的依靠。”
目前,园区一期建设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二期将把招商范围扩大到雄安新区三县。而到了第三个阶段,园区要从承接雄安传统企业过渡到承接雄安高新技术企业。
李雄鹰憧憬着未来两地的发展规划:“雄安没有为大规模制造项目预留土地,但将会承接高校和科研单位,转移来的企业将在肃宁享受雄安的科研转化成果。而在未来,雄安新区可与肃宁共招共建,生产在肃宁,总部、研发与营销设在雄安新区。这是目前预想的协同发展的终极版本,我们期待它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