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张 莹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37岁时,江苏人黄若涵只身来到北京。经历过一切重来的困顿、奋斗路上的荆棘,黄若涵在公司站稳了脚跟。2019年,当公司举家搬到渤海新区黄骅市时,黄若涵再次站到了选择的岔路口。
从南方来到北京,再从首都来到北方小城,她一路感受给出了答案——
又是一次艰难开局
见到黄若涵时,她穿着工装,画着淡妆,说起话来软软的,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50岁了,身上仍带着一股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儿。
黄若涵是新兴荣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从企业管理到车间生产,从销售接待到售后服务,黄若涵几乎要负责公司的方方面面。
2019年,新兴荣福公司通过招商引资从北京来到渤海新区黄骅市。黄若涵笑称:“前些年,公司从通州搬到怀柔,又从怀柔再次搬家。前3次,是东五环到六环外的市内移动,现在直接搬离了北京。”对于企业来说,一次次搬家确有无奈之处,但如何在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才是更重要的事。
落户黄骅经济开发区京津装备制造转移园,公司看中了这里的交通优势。“从园区出来,不出几分钟,就能从‘黄骅南’上高速,过几年,高铁还将在黄骅设站。”新兴荣福公司主要生产中央厨房设备,他们考察过,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盐山等地企业众多,这是一片广阔的市场,入驻后提前接触,对于企业发展受益良多。
从公司开工建设,黄若涵就来到了黄骅。黄骅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贴心地帮着跑办手续,让黄若涵这个外地人倍感温暖。顺利开局后,工作却变得艰难起来。
“我们招了一些本地的员工,可能是因为离家近,大事小事总有请假的,尤其是生产车间,如果不盯紧,就会影响正常生产,甚至影响到定期交货。”
如何改变员工的固有思维,加强企业管理,黄若涵选择了“较真”,甚至被员工打上不近人情的标签。黄若涵直言:“我没得选,必须这么做。”
一次次的碰撞中,规范的规章制度越来越深入人心,工作之余,一次次主动“约饭”,也让黄若涵与员工们更加亲近。
年近不惑再出发
37岁之前,黄若涵几乎没离开江浙沪地区。
熟悉的街道,宽敞的房屋,几乎两点一线的生活,单调却安逸。不知什么时候,黄若涵开始厌烦这种单调,甚至想要逃离这份安逸。
“难道一辈子都要过重复的生活吗?谁规定一辈子只能有一种活法?”她一次次问自己。行动让她找到了答案。
2010年,黄若涵放弃了在家乡的所有,只身来到北京。中年人的“叛逆”,似乎更多的是一场关于迷失自我的找寻之旅。
黄若涵作好了思想准备。
她选择了自己熟悉的行业再次开启职业生涯,然而,由于年龄等问题,只能找到一份办公室的工作,幸好新兴荣福公司有宿舍,不然一个月两三千元的工资可能会让她居无定所。
文员的工作并不难,但黄若涵喜欢给自己“没事找事”。闲下来,她深入车间,了解一个个产品的原理、性能。她想,假使自己向人介绍公司的产品,一定要回答得更专业。
一天天的交流,一年年的积累,黄若涵用努力在北京迎来了事业第二春。
这些年,黄若涵内抓生产、外跑业务,像是有着使不完的劲儿。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头疼找上了她,并且时时来“敲门”。失眠也随之而来。去医院检查,却什么病也查不出。
事后回想起来,黄若涵说,“就是压力太大了。”她坦言,北京是奋斗的好地方,但越来越“卷”的工作氛围会让人不自觉地和自己“打架”,即使身体已经超负荷了,但依然只能告诉自己,不能停下来。
生活似乎成了一川激流,裹挟着她不断前行。
退休年龄不退休
刚到黄骅时,这里就给黄若涵留下了好印象。
“一眼望去,能看到辽阔的天,不似北京,尽是高楼大厦,把天空都分成一块一块的。”黄若涵说,“那种在北京时的压抑感一扫而空。”
她租了一套大三室,这里租金低,小区环境好,距离公司近,工作之余,她开始慢慢体会生活的味道。
在北京时,通勤时间最少1个小时,来到黄骅后,通勤只需十多分钟。省下时间后,黄若涵抛弃了外卖,厨房中渐渐多了锅碗瓢盆的声响。
在北京时,黄若涵买了一张羽毛球健身卡,却没有去过几次,只因来回时间太长。来到黄骅后,黄若涵喜欢上了瑜伽,瑜伽馆到家只有几公里,她成了瑜伽馆的常客。
除此之外,黄若涵还喜欢去做美容、看电影。在她看来,随着经济发展,小城市不断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在很多方面已和大城市没有两样。
更让黄若涵感到开心的是,她的头疼病好了,血压也降下来了,体检一路绿灯。曾经在北京支撑她的是,“咬咬牙,再干几年就退休”,而如今,快到退休年龄了,黄若涵却想着再多干几年。“身体好,心情好,工作起来自然就有了干劲儿。”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各地招商引资火热进行,产业带来了就业,给了人才更多用武之地。黄若涵想不到,她为了改变,奔赴北京,最终竟然来到一座北方小城。从城市规模看,黄若涵的选择似乎有所倒退,但从人才流动看,这种异地“回流”也见证了小城的发展。
“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好处。”黄若涵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或许在未来,小城市也可以兼顾梦想,能捡到六便士,还能看到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