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16日出版的2023年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的署名文章《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本报今日全文转载这篇文章,希望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对总书记的感恩之心、爱戴之情、忠诚之志,转化为做好河北工作的高度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关键时期,5月10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北视察指导,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在视察中深情地说:“河北是我工作过的地方,我对这里充满感情,把这里建设好是我的心愿。”总书记的关心厚爱,让7400多万燕赵儿女感到无限温暖、无比振奋、无上荣光,也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信心满怀。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河北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战略擘画,饱含着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深邃思考,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考量,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统谋划,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强大政治引领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要把对总书记的感恩之心、爱戴之情、忠诚之志,转化为做好河北工作的高度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全力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短短6年里,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现在,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我们要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使命任务和原则要求,处理好近期目标和中远期目标、城市建设速度和人口聚集规模、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政府和市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城市自身发展、城市建设和周边乡村振兴等重大关系,举全省之力加快打造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全面抓好重点片区开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正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必须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保持历史耐心,一张蓝图绘到底。我们要把先规划后建设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片区、每一个项目,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合理把握开发建设节奏和时序,高水平开发启动区重点功能片区,有序推进雄安城际站枢纽等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着力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进一步明确细化城市街区、居住社区建筑风貌,确保新开工的每一栋建筑都能展现雄安特色,努力创造“雄安质量”。
全面把握集中承载地功能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推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各项任务落实”。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我们要细化雄安新区承接疏解项目方案,争取已经明确的项目尽快落地建成、形成示范,做好承接第二批疏解对象的充分准备。推动完善疏解配套政策,进一步做实林荫停车场、交通不堵车、自来水直饮、小型足球场等“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雄安场景,增强对疏解对象的吸引力。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争取更多市场化疏解项目落户雄安。(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