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7日
第05版:05

居民共治“金点子” 社区治理“好路子”

本报记者 祁 洁 摄影报道

议事会开到居民家门口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神经末梢”。如何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破解各种难点、堵点问题?记者走访市区多个社区,探寻社区治理的好方法——

“智囊团”出“金点子”

“大伙儿自觉把电动车放整齐了,七扭八歪看着多乱啊。”新华区东环街道办事处百合社区百合世嘉小区有个“检查团”,经常一边围着小区转,一边“挑毛病”。

这个“检查团”由社区工作人员、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及业委会成员组成。有时,他们在小区里实地转着看,有时在办公室里开会讨论,想尽办法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百合世嘉小区有5900多户居民,是个大小区。百合社区党委书记程坤介绍说,由于原来物业公司管理不善,多年来小区杂乱无章。去年4月份,小区成立业委会,选聘新的物业公司进驻。如何准确了解居民需求?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居民代表经过多次协商,想出一个“金点子”—— 一边围着小区找问题,一边收集社情民意。

为了提高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社区党委还牵头建了一个议事群。居民有什么诉求?巡查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大家可随时在群里交流。

自行车、电动车车棚建好了,汽车停车位画好了,小区内随意堆放的杂物清干净了……小区环境的改变,提高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

“以前有诉求,说了也没‘回音’。如今,‘智囊团’尽心尽力地为大伙儿解难‘扣儿’,我们不能只是旁观,必须得为大家出点儿力。”居民们异口同声地说。

一张“网”理清大小事

“教师宿舍楼下,谁家装修扔的旧沙发、旧椅子,赶紧清走。”

“一中前小区有个井盖周边的水泥被轧碎了,得抓紧修。”

……

每天,运河区水月寺街街道办事处北门社区网格化工作群里都开“碰头会”。

哪个小区出现什么新问题,社区工作人员、楼长、单元长、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及志愿者都将各自发现的问题,及时在群里反映。

北门社区下辖的11个小区,都是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面对硬件差、停车难、环境乱这些棘手难题,该如何“攻克”?

北门社区党委书记王莲莲介绍说,他们把辖区内的1660套房子分成大小10个网格,每个网格的网格员,由社区工作人员、楼长、单元长、“双报到”党员和自管党员组成。每栋楼存在什么问题,居民及时向单元长、楼长反映。小网格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向上一级网格员反映。

如今,在北门社区,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辖区退休老人和沿街门店负责人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一张“网”将多方力量拧成了“一股绳”。

家门口解决“关键事”

“大伙儿对小区管理有什么好建议,可以说说。”近日,在新华区道东街道办事处千童北大道社区铁路北楼小区,一场特殊的议事会正在进行。

没有精心布置的会场,没有复杂的会议流程,有的只是围坐聊天的亲切场面。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围绕小区存在的问题谈看法、提建议。

原来,这个小区有个单元楼道的灯突然不亮了,一位居民在社区网格群里反映了情况。社区党委书记于彦文在联系电工的同时,临时决定在那儿召开议事会。

千童北大道社区辖5个小区,都没有物业,管理起来难度大。为改善小区环境,提高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社区党委征集民意,打造了一个居民议事厅。

刚开始,居民们有什么难题,及时向社区反映。社区再召集相关人员,坐在议事厅里商量。但有时遇到紧急情况,再把人员召集到会议室,有点儿耽误时间。后来,社区党委决定居民哪儿有诉求,议事会就在哪儿开。

自今年以来,社区共深入小区召开红色议事会12场,先后解决下水道疏通、供暖管网改造等问题12个。“家门口”议事使居民关心的“关键事”,在有人牵头、有人协调、有人监督中有效化解,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023-07-17 本报记者 祁 洁 摄影报道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8071.html 1 居民共治“金点子” 社区治理“好路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