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在任丘华油东风社区活动中心,跟随郑章虎的指挥,“快乐之声合唱团”又唱起了红歌。酷暑挡不住大家排练的热情,每位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微笑,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专业范儿。
85岁的郑章虎因为乐理知识丰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郑老师。“郑老师,这个地方我气息控制不好,您再教教。”“郑老师,您听听我这几句跑调了吗?”几首歌唱罢,合唱团几位成员围住郑章虎,郑章虎边演示边纠正,神情专注。
成员们说,合唱团成立9年,发展得越来越好,郑老师功不可没。
2014年,东风社区四小区居民王振院想组建一支合唱团,专门唱红歌。王振院的想法得到了小区离退休老人的支持,短短几天,就有40多人报名。然而,王振院却有些发愁,因为大家全是业余爱好者,没有人会教歌、懂指挥。
退役军人郑章虎知道了这件事。他想,自己当兵时是连队演唱组成员,也许能帮上这个忙。于是,他与王振院接上了头。按照王振院的要求,郑章虎清唱了几曲,做了一些指挥动作,王振院顿消愁云:“郑兄啊,你算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了!”人员齐备了,东风社区“快乐之声合唱团”随之建立。
合唱团成立初期,郑章虎教唱《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是一个兵》《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还算顺利,可渐渐地,越往下教,他越感觉力不从心。比如,教唱《十送红军》《共筑中国梦》等歌曲时,有下滑音、后半拍起、四分之三拍等他不太熟悉的技巧,还有重唱、轮唱、男女小合唱等专业唱法。没有老本可吃了,怎么办?放弃的念头曾在郑章虎脑海里闪现,但他反复思量又觉得打退堂鼓不是军人秉性,必须硬着头皮也要上。
于是,郑章虎走进华北油田老年大学,跟随音乐老师系统学习。每星期的声乐课,他堂堂不落。同学们放学回家了,他还带着自己的难题,向老师请教,直到学会为止。就这样,郑章虎现学现教,带领“快乐之声合唱团”不断攀登,合唱团还经常在社区义务演出,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谁能料到,前几年郑章虎患上了哮喘病,医生叮嘱他退出合唱团。郑章虎前思后想,心里放不下这群老伙伴。“我不能图个人养病,撂下合唱团一走了之。”郑章虎拿定主意,重新回到一众老朋友的身边,坚守在他喜爱的舞台上。在教唱《四渡赤水出奇兵》等难度较大的歌曲时,有的地方大家总是唱不准,他一教就是三四十遍。遇到个别成员跑调,他还会去家里“开小灶”。
9年来,全团演唱了100多首红歌。“脍炙人口的红歌让我们心情激荡。”郑章虎说,看着祖国一天天强大,生活越来越好,唱红歌最能表达心情。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他们会一直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