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8日
第07版:07

肃宁电商 欢迎八方来客

二○二三国际电商生态博览会花落肃宁

特色农产品走上云端

现场教学培养直播人才

图书产业方兴未艾

驻村书记直播带货助农

针纺服装智能化生产

渔具直播销售

电力装备产业乘“云”而上

2023国际电商生态博览会花落肃宁,并与第二届中国北方(肃宁)电商节脚步一同临近。肃宁“电商兴县”战略硕果不断,收获“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淘宝村百强县”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日前,勤劳的肃宁人民再次向全国的电商从业者、供应链企业及MCN机构发出诚挚邀请——

日前,2023国际电商生态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北方(肃宁)电商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博览会以“新时代、新电商、新生态”为主题,分为启动季、开幕季和闭幕季三个阶段,将于9月1日开幕。其间将举办2023国际电商生态博览会及配套论坛、电商技能大赛、爱优选产业集群带货节、电商行业年度盛典等内容。其中,2023国际电商生态博览会是在北方产业集群地区首次举办的国际性电商行业展会,设展位500个,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包括跨境电商展区、区域公共品牌展区、河北产业带展区、特色农产品展区、各省产业带展区、电商直播设备展区六大展区。博览会期间将围绕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直播电商、内外贸一体化等行业热点和新趋势,举办“2023电商生态发展大会”“2023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论坛”等配套活动,共同探讨新形势、新格局下的电商高质量发展路径。

此次博览会由中国电子商会联合河北省商务厅、沧州市人民政府、新华社河北分社主办,由中国电子商会网络直播与短视频专委会、沧州市商务局、肃宁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发布会上,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表示,举办2023国际电商生态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北方(肃宁)电商节,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恢复经济、拉动消费、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旨在搭建一个促进政府与电商合作交流的平台,集结各界优秀企业、专家、学者和创新者,共同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展示成果。此次博览会之所以与沧州、肃宁联动,因为沧州、肃宁货源集中,供应链集中,而且人员也比较集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方面,有发展电商的产业优势。针纺、鱼竿渔具、民族乐器、裘皮服装、图书印刷等几大特色产业产品在全国交易量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且大部分产品均通过线上销售;另一方面,沧州通过培训、大赛等活动,培育了众多的本土优质电商人才,尤其是肃宁,直接或间接从事电商的人员约占总人口的1/4,人力资源充沛;同时,肃宁有着连续承办第八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举办河北(肃宁)电商文化节和中国北方(肃宁)电商文化节的办会经验,相信在政府、协会、媒体等多方的鼎力支持下,一定会呈现一个生机勃勃的电商博览会。

近年来,沧州市抢抓数字化变革新机遇,将电子商务作为建设数字强市、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商贸物流的重要抓手,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和硬件设施,高质量出台《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措施,打造“肃心匠作”“品味南皮”“海之兴”等一批特色区域品牌;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示范产业园,成功获批中国沧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廊洽会高规格举办中国(沧州)现代商贸物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论坛,吸引了众多创新型电商平台、经营者、服务商落户沧州。预计到2025年,全市网络零售额规模可达到320亿元。作为主办方之一,沧州市将以此次博览会和电商节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电商基建”力度,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好中国(沧州)跨境电子综合试验区作用。

“电商+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近年来,肃宁县坚决把“电商+产业”的融合发展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肃宁美好篇章的重要抓手。

截至目前,肃宁县建立了多个厂店直播平台示范基地,通过新型电商直播带货方式销售本地特色产品,努力构建以销促产、以产促转发展新模式。同时,基地还邀请外地知名主播,为本地青年创业者进行直播带货培训,通过直播间实操演练,帮助每一位本地主播进一步提升直播销售技能。

乘“云”而上,“肃宁制造”有了更多走出去的机会。为让肃宁传统特色产品在“云端”叫得更响,肃宁县发布了区域品牌“肃心匠作”,“肃宁匠心作 质量信得过”的宣传口号,为肃宁各大产业推广及电商从业者的宣传确定了主基调。

为把数字经济融入到乡村振兴中去,肃宁县率先在全省成立了数字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统筹指导和服务全县的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电商兴县”的发展战略,以“电商搭台 产业唱戏”为主题,创新实施了“1+N”模式,即依托电商在肃宁的蓬勃发展,形成特色产业与电商携手发展的良好局面,互联网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

“电商+产业”的融合发展给肃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就业增收带动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域淘宝镇,全县注册网店达4万余家,直接间接带动就业8万余人,电商年销售额将突破150亿元,年发单量达1.5亿单,连续4年同比增长50%以上。在推动电商发展中,涌现出了一些电商“领头雁”,比如西乾泊村党支部书记陈雷,他通过自己开网店带动全村“触网”,并且个人出资建设了西乾泊村电商服务中心,目前村里2/3的人从事电商及相关行业,一天要向全国卖出数万根鱼竿,甚至远销国外,年销售额超1亿元。西乾泊村被阿里评为“最美淘宝村”,陈雷本人也先后获得“河北省乡村振兴领头羊”“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促进作用明显,县域特色产业纷纷“触网”,鱼竿渔具线上销售率达85%,针纺服装线上销售率达80%,乐器产品线上销售率达40%。在电商的带动下,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逐步向品牌化、规模化、高端化迈进。肃宁有一个叫崔树龙的小伙子,17岁创业经营织布厂,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电商,从此走上了电商创业的道路,从单打独斗、一人经营,到现在拥有200人的团队,自营工厂有4家制衣厂、1家织布厂,带动了30余家上下游企业为其供货,并创立了多个自主品牌,在市场上的品牌认可度、知名度都很高,年销售额超亿元,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是电商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的范例。

如今的肃宁,在数字化浪潮的灌溉下焕然一新。“电商+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推动着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电商产业中心

近日,2023国际电商生态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北方(肃宁)电商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再次为肃宁打造中国北方电商产业中心注入了强劲动力。

肃宁县产业以轻工业为主,形成了裘皮服装、商贸物流、纺织服装、电力装备、出版印刷、鱼竿渔具、乐器、现代农业、科教文旅、数字经济等10大特色产业。众多特色产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开启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模式,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城乡电商多点开花,为打造中国北方电商产业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搭乘“互联网+”东风,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了“电商兴县”战略,致力于当好电商产业发展引领者、推动者,相继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优惠措施,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服务作用,为电商经济保驾护航,推动电商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1年,肃宁县成立了“超级碗”直播基地,内设电商服务中心、直播中心、供应链中心、电商培训中心、创意中心、短视频制作中心,综合乐海、华斯、飞虎、源发针纺园区、博天、米桥米、尚德等多家电商中心,打造集电商网红直播基地、数字经济发展中心于一体的大平台;同时以培养万名电商人才为目标,培养、吸纳包括电商运营、管理、网红在内的人才,不断拓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渠道,将肃宁打造成为电商人才聚集地。

目前,肃宁县以服务为基础,电商孵化主阵地正在逐步搭建。着力构建起电商产业“1258格局”,即一个机构、两个中心、五个产业带、八个电商创业孵化器,提供供应链、商务、创意、培训、直播全流程电商孵化服务。

为树立肃宁产品新形象,肃宁县还倾力打造“肃心匠作”区域公用品牌,建立高标准准入机制,加快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助力肃宁电商高质量发展。以“人带人、货带货、销带产”的发展思路和“产播融合”的运营模式,全力推动肃宁电商“人、货、场”三要素的重构和升级。以播促销,以销促产,以产促转,实现肃宁卖全国、全国卖肃宁的目标。

扎实的产业支撑,便捷的物流体系,良好的创业氛围,完善的电商网络,催生出电商产业的肃宁模式。电商,带火了乡村,带火了企业,带火了普通百姓的日子,带火了生机盎然的新肃宁。

肃宁县正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机遇,坚持“电商兴县”战略,加速全县特色产业资源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让肃宁成为网红如云、主播如林的沃土,成为创业兴业、放飞梦想的福地,争做新时代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县域“排头兵”,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电商产业中心。

撰文 吴 梦 宋志敏 方红柳

刘雨霏 黄 伟

摄影 刘巨雷 杨 亮 陈志刚

沈砚军

2023-07-28 二○二三国际电商生态博览会花落肃宁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9127.html 1 肃宁电商 欢迎八方来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