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1日
第02版:02

保护版权就是保护创新

——肃宁以版权登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走笔

本报记者 孙 健 本报通讯员 陈志丹 宋志敏

“刘嘉森是公司签约作者,在公司进行版权登记前,他没有独立署名的作品。公司这两年对作者享有署名权的作品进行版权登记,开展版权保护工作,两年多时间,他已经创作了6本独立署名作品,有些单本销量达200万册。”说到版权登记给企业和员工带来的好处,肃宁县华版河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敏说,版权受到保护,员工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创新灵感也得到充分涌动。

而在此之前,企业进行版权登记依靠第三方公司,每件最低收取2000元服务费。得益于肃宁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培训,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到企业实地调研,让企业对版权登记有了新的认识:不仅登记免费,版权保护比专利保护的种类更多,版权自作品完成之日就受到保护,保护更及时,保护期限长达50年。

作为图书发行企业,最遭难的事就是自家有版权的图书被盗版。公司投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创作出书籍,可能上市没几天,盗版就“满天飞”。维权费时费力,成本极高,效果不佳。自从领到河北省新闻版权局颁发的作品登记证书,公司可以要求线上线下涉及盗版的平台或店铺先下架再维权,为企业及时挽回损失。“有了作品登记证书,企业进行维权就有了底气和信心。”李敏说,现在员工的版权意识明显增强,成为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有力保障。

据介绍,肃宁县坚持“保护版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设立县版权服务中心,统筹推进版权保护工作,广泛开展版权科普宣传和“版权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让群众提高版权意识、参与版权保护活动。同时,不定期召开版权登记教练会,对版权企业版权单位进行业务提升培训,在全县形成鼓励原创、尊重版权的浓厚氛围。

版权是行业发展的基石,树立版权保护意识将助力企业自主版权产业化。肃宁县特色产业优势突出,裘皮服装、民族乐器、出版印刷、鱼竿渔具、针纺服装、传媒出版都有创新内容,适合开展版权登记。县版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调研中发现,随着产业发展,市场出现无序竞争,以裘皮服装产业为例,同质化日趋严重,设计师每有新品,很快就被模仿,企业利益受损,创作积极性严重受挫,对创新作品的版权登记迫在眉睫。

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有80人的设计团队,每年研发投入上千万元。为了维护公司利益,防止抄袭者扰乱市场,公司专门成立了版权工作小组,对设计部门的作品进行跟进登记,目前已完成500余件。行政部经理淮超越说:“在做好产品研发的同时,我们将版权保护、自主研发放在首位,逐渐形成版权、商标、专利三方护航企业发展合力。版权‘护身符’繁荣了创作,也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2022年,华斯裘皮产业园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称号,这也是全市首次获此殊荣。

立足强化示范引领,肃宁县深入挖掘企业特色优势,通过科学筛选优秀企业,带动了一批有意向、有基础潜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到各类版权创建工作中来。今年4月,乐海乐器有限公司参与“河北省优质版权资源库”征集活动,公司生产的低音扬琴、紫云君琵琶、百纳琵琶等版权作品均入选优质版权资源库。今年,国家版权局公布了2022年度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名单,肃宁县乐海乐器有限公司位列其中,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单位。

肃宁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已完成作品登记4071件;2021年、2022年,肃宁连续两年被市委宣传部评为新闻出版(版权)工作先进单位。

2023-08-01 ——肃宁以版权登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走笔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9545.html 1 保护版权就是保护创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