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1日
第05版:05

把“大质量” 融入企业文化

素 心

质量,是立业之本、强市之基。

人们对质量的概念,是在逐步放大的。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质量检验,到上世纪90年代的全面质量管理,再到如今涉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大质量管理,质量这条企业的生命线,已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瞄准全价值链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涵盖了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地。

有人说,质量工作的范畴,从利益相关方来讲,囊括了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从过程来讲,包含了从前端需求到开发设计测试验证,再到制造加工和交互服务;从业务本身来讲,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经营质量,大到企业远景规划,小到螺丝钉的管理,都是质量。

如果说从前的质量只是产品的合格率,那么如今的质量,已经贯穿了企业的全价值链,介入到公司的思想建设、哲学建设、管理理论建设等方面,形成企业质量文化。

30年前,华为曾经深陷质量泥沼,决策误判了技术和市场,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到了生死一线。痛定思痛,华为的狠抓质量,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任正非开始抓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各个系统成立专项小组,同时也意识到,“企业缩小规模就会失去竞争力,扩大规模,不能有效管理,又面临死亡,只有加强管理与服务,在这条不归路上,才有生存的基础”。

为了在流程与组织上建立质量保证,华为投资40亿元进行变革。当时,IBM顾问对华为管理问题的诊断结果进行总结,10条结论,几乎每个结论都与质量问题相关。交付——质量不稳定,频发的售后服务冲击了研发节奏,蚕食了利润;文化——固步自封,以自我为中心;产品——和市场分离,缺乏准确、前瞻的客户需求关注,反复做无用功,浪费资源;开发——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未分离,质量和进度不受控;还有组织、流程、人员、技能、知识产权、项目管理……等诸多问题。

这为华为的快速成长和扩张,构筑起独特的组织管理大厦。

此后,华为通过在管理优化报上持续提出公司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质量问题,通过反思、曝光、批评和自我批评,表扬或建议,推动持续的改善。

标准化的牵引、极致到零缺陷的质量把控、以客户为中心的大质量文化,让华为不断精进。

质量工作是一家企业、一个产品的根本命脉。没有质量,一切都是浮云。质量工作本身是一件复杂而专业的事情。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微观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为重要基础保障。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发展阶段,要实现质量强国目标,客观上要求牢固树立“大质量”理念,以系统思维、开放心态、宏阔视野理解“大质量”。

这对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更大的发展机遇。

只有将自己置身在“大质量”概念中,才能不断催生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提升质量意识、质量文化建设、质量管理水平。

当质量成为企业的文化特征,当企业养成了精益求精的质量文化,地方经济的增长底座也就夯实了。

2023-08-01 素 心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9569.html 1 把“大质量” 融入企业文化 /enpproperty-->